海洋气象学报  2018, Vol. 38 Issue (2): 50-59  DO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8.02.007
0

引用本文  

郑丽娜. 近55 a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2): 50-59. DO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8.02.007.
ZHENG Lina.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over the past 55 years[J]. Journal of Marine Meteorology, 2018, 38(2): 50-59. DO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8.02.007. (in Chines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38)

作者简介

郑丽娜,女,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与气候研究,dongyingzln@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1-08
修订日期:2018-03-13
近55 a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郑丽娜     
东营市气象局,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利用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274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日降水数据和再分析大气资料,采用EOF分析及累积距平等方法,研究了近55 a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段,1961—1975年,该区域降水普遍偏少;1976—1996年,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1997—2015年,其东部降水偏少,而西部降水偏多。2)1976—1996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是因为该地区夏季降水强度和降水频次明显增加,而西部降水偏少,则是该区域小雨与中雨的频次减少,降水强度偏弱造成的;1997—2015年,由于有效降水日数减少,降水强度偏弱等原因导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少,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的西部却因降水强度明显增强,持续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使得该区域降水呈现偏多的态势。3)降水区的转移,伴随着北半球对流层中层中纬度波列的演变,同时来自东欧与印度季风的水汽输送也对降水的异常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中国西北地区    夏季降水    跷跷板现象    降水指数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over the past 55 years
ZHENG Lina     
Dongy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Dongying 25709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274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1961 to 2015,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over the past 55 years are analyzed using EOF analysis and accumulative anomaly methods. The conclusion are as follows. 1) The evolu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1961 to 2015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precipitation in this region was generally low from 1961 to 1975; from 1976 to 1996, there was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e east of this region and less in the west; however, precipitation in the east was less while it was more in the west from 1997 to 2015. 2) From 1976 to 1996, there was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e east of Northwest China because of the obvious increase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However,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west was less because of the decrease of the frequency of light rain and moderate rain and weakened 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 From 1997 to 2015, due to the decrease of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days and the weak rainfall intensity,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was l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days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was up, which led to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is region. 3) The evolution of mid-latitude wave train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led to the shift of precipitation area, while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from eastern Europe and the Indian monsoon played a key role to abnormal precipitation.
Key words: Northwest China    summer precipitation    seesaw phenomenon    precipitation index    
引言

中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平均年降水量约在400 mm以下,水资源短缺,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整个区域地广人稀,地形复杂,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匀,加之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一直颇受关注[1-4]。但是由于该区域气象台站建站时间不统一,空间站点相对稀少,且观测资料不连续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于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认识,所以有些早期关于西北地区的气候研究多用代用资料,如:年轮资料、冰川积累量等[5-6],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人们认识当地气候起到了积极作用。21世纪初,施雅风等[7-9]通过地表气温升高、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洪水灾害增加、植被有所改善和沙尘暴日数锐减等一系列气候变化的事实,指出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气候于1987年突然向暖、湿型转型,进而提出了西北气候自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假说,这一结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自提出假说到现在,又有20年之久了,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得如何了呢?整个中国西北地区面积大约300多万km2,气候转型只发生在新疆地区,还是其他地区也有转型的现象?先前的研究多用水文资料,冰川融雪资料,加上少数几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10-12],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这片区域的气候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始,气象部门整编了全国范围的气象站点资料,但由于1961年以前西北地区很多站点的降水资料存在缺测问题,最后选取了1961—2015年的资料[13-14]

以往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研究,尤其是降水变化的分析,多用年、月降水量数据的平均值、降水百分率等指标[15-17]。近几年,随着观测资料的日趋丰富,在分析西部地区的降水特征时,有些专家也逐渐从降水频次与降水量级等方面入手,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18-19]。但这些研究成果多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某一区域,对整个西北地区的降水过程及极端事件的分析还相对较少。因为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偏少,植被覆盖有区域特色,持续长的湿润过程或干燥过程可以改变某地区的干湿状况,或一次大雨以上的降水过程就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造成灾害,所以本研究在分析西北地区的降水特征时,首先将日降水量进行分级,再对极端降水事件强度与频次的变化进行研究,最后探讨降水异常产生的可能机理,旨在加强人们对于西北地区降水特征的认识,为当地政府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避免降水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采用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西北地区的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为了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把每年夏天(6—8月)有5%数据缺失的站点去除,最后选取274个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进行分析。此外,采用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中的月平均高度场、相对湿度场及风场资料,水平分辨率为2.5°×2.5°。

1.2 方法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20-22]最早由Pearson提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Lorenz将其引入大气科学领域。因为这种方法能在有限区域对不规则分布的站点进行分解,进而将变量场的信息集中在几个模态上,分离出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因此EOF已成为气候科学研究中分析变量场特征的主要工具。另外,累积距平也是一种常用的,由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的方法[23]。从曲线明显的上下起伏,可以判断其长期显著的演变趋势及持续性变化,甚至还可以诊断出发生突变的大致时间。因此,这两种方法被用来诊断西北地区的降水异常。

在进行降水长期变化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常常依据研究区域的特点,设计许多不同阈值的降水指数,比如将日降水量超过25.4 mm或50.8 mm定义为极端降水事件[24]。不同阈值的降水指数,显然不适合在大范围区域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应用,因此国际上逐渐将第90或95个百分位值的多年平均值定义为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25-26]。本文采用的是第95个百分位值的30 a平均值(R95p),当某站某日降水量超过这一阈值时,则认为该日发生了极端降水事件。同时使用了持续干燥指数(CDD)、持续湿润指数(CWD)和强降水指数(HRD)等极端降水指数,并结合每日雨量的大小,将一般降水分为小雨(Rsmall)、中雨(Rmid)及大雨以上(Rlarge)量级,来分别表征该区域降水百分率、降水持续性和降水强度的特征。具体的夏季降水指数参见表 1

表 1 夏季降水指数 Table 1 Precipitation index in summer
2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分型及夏季降水指数的变化 2.1 中国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型

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EOF方法分析了东亚,尤其是中国区域的降水分布特征,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27-29]。本研究也采用该方法,对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274个站点的降水资料进行EOF分解,其中,前2个特征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分别为30.5%与16.7%,均通过了North准则检验[30]

图 1给出了中国西北地区近55 a夏季降水EOF分解的前2个特征向量。由降水异常的第一个特征向量(图 1a)可以看出,中国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为负异常,异常中心位于宁夏、陕西与内蒙古的中部地区,而西北地区的西部降水为正异常,异常中心主要位于新疆与青海某地。这表征在东西方向上降水的分布具有西多(少)东少(多)的特点,类似于“跷跷板”现象。结合其时间系数(PC1)可以看到,在1961—1975年,西北地区的西部降水略偏多,1976—1996年,其东部降水偏多,1997年之后其西部降水偏多。年代际变化的转折点在1975/1976年与1996/1997年(图 1c)。第二个特征向量(图 1b)则显示,西北地区的西部降水异常振幅较小,大的降水异常区出现在西北地区的东部,且在东部的南北方向上出现一对“正、负”异常中心。同PC1一样,时间系数(PC2)在1979/1980年也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转折信号(图 1d)。即1961—1979年,内蒙古中部降水偏多,1980—1993年,陕西与宁夏等地降水偏多。从两个模态的方差贡献来看,第一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较第二特征向量的高近1倍,更能体现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分布的特征,所以下面的分析以第一特征向量为主。

图 1 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EOF前2个模态(a、b; 单位:10-3 mm)及对应的时间序列(c、d.黑色线代表 11 a滑动平均)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a, b; units:10-3 mm) and PC time series (c, d; the black solid line in c and d: the 11-year running mean) of two leading EOFs of summer total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1961 to 2015

为了进一步确定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的年代际转折点,采用累积距平方法进行分析(图 2)。由图可以看出,在1961—1975年,降水累积距平曲线呈下降态势,1976年转为上升,于1996年达到顶点后又迅速下降,曲线的变化趋势清晰地展示出该地区降水的年代际转折在1975/1976年与1996/1997年,这同EOF-PC1的分析结果一致。基于这两个转折点,可以将近55 a分为三个时间段:1961—1975年,1976—1996年与1997—2015年。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时间段内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

图 2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累积距平曲线(柱状表示气候转折点) Fig.2 The cumulative anomaly curve of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shaded area: abrupt climate shifts)
2.2 平均降水异常型及降水指数的变化

图 3给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夏季平均降水的异常型。图 3a为站点分布,1961—1975年(图 3b), 西北地区降水普遍偏少,84%的站点降水异常为负距平。1976—1996年(图 3c),降水异常分布发生了变化,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明显增加,且有14%的站点降水正异常值超过20 mm,而西北地区的西部半数以上的站点仍是负异常,呈现出降水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1997—2015年(图 3d),西北地区的东部多为负异常,而其西部,尤其是新疆境内的多数站点转为正异常,说明这段时期,东部降水偏少,西部降水偏多。最后这两段时期降水的分布型恰好反映了EOF分解中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型。

图 3 中国西北地区274个气象站点的分布(a)与1961—1975年(b)、1976—1996年(c)、1997—2015年(d)夏季降水量距平分布型(单位:mm;黑色线为西北地区东(EXC)、西(WXC)部分的分界线) Fig.3 Locations of 274 weather stations (a), anomalies of summer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units: mm) from 1961 to 1975 (b), from 1976 to 1996 (c) and from 1997 to 2015 (d) (the black line: boundary of EXC and WXC)

为了分析平均降水异常分布的“跷跷板”现象中,哪种量级的降水指数贡献最大,计算了降水强度指数的频次异常与雨量异常(图 4)。由图可以看到,1961—1975年,除了Rsmall指数在西北地区东部的频次为正异常外,其余的降水强度指数,无论是频次还是雨量均为负异常,所以该时段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偏少。1976—1996年,西北地区东部的RsmallRmidRlarge指数的频次与强度异常均为正值,尤以Rmid指数雨量的增加最为明显。相反,在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强度指数接近常年,因此该时期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而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偏少。1997年之后,出现了与前一时期相反的情况,即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强度指数的频次与强度转为负异常或接近常年,其中以Rsmall指数的频次与Rmid指数的雨量减少最明显,使得该地区降水偏少。而西北地区的西部,虽然降水强度指数在频次上无明显变化,但是降水强度却较常年有所增加,尤其是RmidRlarge两指数雨量的增加明显,导致该地降水偏多。

图 4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EXC)与西部(WXC)降水强度指数的频率异常(a;单位:d)与雨量异常(b; 单位:mm) Fig.4 The frequency anomaly (a; units: d) of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dex in EXC and WXC and rainfall anomaly (b; units:mm) of Rsmall, Rmid and Rlarge during the three periods

不同强度降水指数的雨量与频次对一个地区的降水分布能产生影响,那么极端降水指数造成的影响又有多大呢?由于极端降水比一般降水在强度上要强,而且容易造成灾害,所以对于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正逐年增多[31-35]。中国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极端降水事件与强降水事件更应该引起关注。因此本文利用R95p指数与HRD指数来表征上述两类事件。

图 5给出了中国西北地区R95p指数与HRD指数在三个时段的空间分布。由图可以看出,两个指数的空间分布极其相似。第一时段,两个指数负异常的站数居多,这与该时期西北地区降水偏少相对应。第二时段,R95p指数与HRD指数的正异常区多位于西北地区东部,而西北地区西部多数站的异常值为0或负值,这恰好对应该时期降水东部偏多西部偏少。在最后时段,西北地区东部的站点R95p指数与HRD指数多为负值,而西北地区的西部,尤其是新疆境内,两指数的站点值多为0或正值,所以该时段其东部降水偏少,西部降水偏多。可见,后两个时段的极端降水事件、强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与平均降水异常型分布相似,其相似度分别为0.80与0.71。

图 5 R95p指数(左;单位:mm)与HRD指数(右;单位:d)异常的空间分布(a、b.1961—1975年,c、d. 1976—1996年,e、f. 1997—2015年) Fig.5 The distribution of R95p index anomaly (a, c, e; units: mm) and HRD index anomaly (b, d, f; units: d) (a, b. from 1961 to 1975; c, d. from 1976 to 1996; e, f. from 1997 to 2015)

为了更好地揭示极端降水事件的特征,图 6给出了持续湿润指数(CWD)与持续干燥指数(CDD)在三个时段的空间分布。由图 6ace可见,CWD指数的空间分布型与其对应时段的平均降水异常型(图 3bcd)相似, 两者在三个时段的空间相似度均在0.54以上。1961—1975年,CWD指数在整个西北地区多为负距平,1976—1996年,CWD指数的正异常区出现在西北地区东部,而在1997—2015年,其指数的正异常区又转移到西北地区西部。而CDD指数表征的是某地区持续干燥的程度,其空间分布(图 6bdf)恰好与CWD指数的分布相反,其三个时段的空间分布分别与对应时段平均降水的空间型相关为-0.36、-0.55、-0.48。

图 6 CWD指数(左)与CDD指数(右)异常的空间分布(a、b.1961—1975年,c、d. 1976—1996年,e、f.1997—2015年;单位:d) Fig.6 The distribution of CWD index anomaly (a, c, e) and CDD index anomaly (b, d, f) (a, b. from 1961 to 1975; c, d. from 1976 to 1996; e, f. from 1997 to 2015; units: d)

R95p、HRD、CWD和CDD等四类指数分别表征了中国西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百分率、降水强度与降水持续性等特征。那么,在1976—2015年间,该区域的强降水区随时间东西转移的现象中,这四类指数各起了多大作用呢?为此,计算了四类指数对降水区转移的相对贡献率(图 7)。由图可知,1976—1996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贡献率最大的是CDD指数,贡献值为-65%,其次是持续湿润指数CWD,它的贡献率为16%,而西北地区西部,CDD指数的贡献率为42%,虽然R95p与CWD指数也略有正贡献,但还是形成了西部降水偏少的态势。1997—2015年,西北地区东部的CDD指数贡献率由前期的负值转为正值,达89%,这为该区域降水偏少起了决定性作用,而西北地区的西部,CDD指数的贡献率却由正转负,为-72%,再加上其他三类指数正的贡献,从而使得该区域降水偏多。可见CDD指数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 7 R95p, HRD, CWD and CDD极端降水指数在转折年1975/1976(a、b)与1996/1997(c、d)时的相对贡献率(a、c.西北地区东部;b、d.西北地区西部) Fig.7 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R95p, HRD, CWD and CDD in the years of abrupt changes (a. 1975/1976, EXC; b. 1975/1976, WXC; c. 1996/1997, EXC; d. 1996/1997, WXC)

以上分析主要针对降水与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下面着重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由图 8可以看出,总体上,平均降水与R95p、CWD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与CDD指数呈相反关系。在西北地区的东部(图 8a)平均降水与R95p、CWD、CDD等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68、-0.76,而与西北地区西部(图 8b)指数的相关分别为0.76、0.54、-0.65。可见R95P指数在整个西北地区与平均降水的相关最好。1976—1996年,西北地区的东部,R95p、CWD与平均降水均呈上升趋势,CDD指数呈下降趋势;1997—2015年,R95p、CWD与平均降水呈下降趋势,CDD指数转为上升趋势,这与该地区在前期降水偏多后期降水偏少相对应。而在西北地区的西部,1961—1975年,R95p、CWD与平均降水呈缓慢上升趋势,CDD指数呈缓慢下降趋势;1976—1986年,反之;1987—1996年,平均降水的振幅猛增,同时R95p与CWD指数也呈上升趋势,CDD指数反而明显下降;1997—2012年,虽然平均降水与三类极端指数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各自的振幅却均有所减少,这些变化与该地区在近20 a降水偏多相对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西北地区西部还是东部,2013年之后,R95p、CWD、CDD均有猛增的态势,但平均降水的振幅却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中国西北地区在近几年极端灾害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图 8 平均降水、R95p、CWD、CDD四类指数标准差的时间序列(a.西北地区东部,b.西北地区西部) Fig.8 Time series of standard deviations of mean precipitation, R95p, CWD and CDD during summer (a. EXC, b. WXC)
3 降水“跷跷板”现象形成的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北半球对流层中层500 hPa大尺度环流,往往是天气事件发生的背景。中国西北地区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中,其上叠加着行星尺度的槽脊。当环流形势发生异常时,往往造成中纬度天气的变化[36-37]。为了分析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分布的“跷跷板”现象,本文将两个转折点前后夏季500 hPa高度场进行合成分析(图 9)。从1961—1975年西北地区降水偏少到1976—1996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西部偏少,对应的500 hPa高度场中纬度为“-,+,-”的波列(图 9a),即在东欧平原的南半部位势高度下降,西西伯利亚平原位势高度上升,鄂霍次克海附近位势高度下降,此高度场的变化有利于槽、脊、槽的建立。此时,中国大陆处于一个相对高值的位势场控制。1997—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发生变化,其东部降水偏少,西部降水偏多,对应500 hPa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的波列(图 9b),其与上一个转折点的形势恰好相反,即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位势高度下降30 gpm,而两侧东欧平原与鄂霍次克海的位势高度却升高30 gpm以上,形成两高夹一槽的形势。西西伯利亚的高度槽呈西北—东南向,伸到贝加尔湖附近,势力强盛稳定,槽底不断有冷空气下滑进入中国。此时,中国大陆40°N以南位势高度差为负值,中国西北地区处于这个低值带与从东欧平原伸过来的高值区之间,易于冷暖空气交汇,对降水有利。

图 9 转折年1975/1976与1996/1997夏季500 hPa高度场合成分析(a.1976—1996年与1961—1975年之差,b.1997—2015年与1976—1996年之差;阴影区表示t检验超过90%信度水平;单位:gpm) Fig.9 The composite geopotential height at 500 hPa for JJA in the summer of the shift year 1975/1976 and 1996/1997 (a. 1976-1996 minus 1961-1975, b. 1997-2015 minus 1976-1996; the shaded area indicates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exceeding 90% of the significance level based on the t-test; units:gpm)

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汽输送的状况[38-39]图 10分析了整个时段1961—2015年对流层整层水汽积分及三个时段1961—1975年、1976—1996年及1997—2015年水汽垂直积分异常。由图 10a可以看出,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印度洋。强盛的印度季风绕过青藏高原,从东、西两侧将水汽输送至西北地区;二是来自东欧的偏西气流。1961—1975年(图 10b), 中国西北地区处于水汽辐散区,来自东欧的水汽很弱,同时印度季风路径偏东,西北地区水汽缺乏,导致降水偏少。1976—1996年,西北地区的东部有明显的水汽辐合,而其西部有水汽辐散,这是降水东多西少的原因。1997—2015年,来自东亚的水汽输送在西北地区东部形成一个反环流异常,致使该地水汽辐散,但是其西部却有偏西风与偏南风的水汽辐合,所以这个时期降水西多东少。可见,水汽异常的空间分布可以解释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区随时间的转移现象。

图 10 1961—2015年夏季对流层整层水汽的垂直积分(a;单位:105 kg·m-1·s-1)与1961—1975年(b)、1976—1996年(c)、1997—2015年(d)对流层整层水汽垂直积分异常(单位:10-5 kg·m-1·s-1)(填色表示水汽流的大小) Fig.10 Vertical integral of JJA water vapor in the whole troposphere from 1961 to 2015 (a; units: 105 kg·m-1·s-1) & vertical integral anomaly of JJA water vapor in the whole troposphere for the three sub-periods (b. from 1961 to 1975, c. from 1976 to 1996, d. from 1997 to 2015; units: 10-5 kg·m-1·s-1); the shaded area indicates the magnitude of the moisture flux vector
4 结论

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降水严重影响着该区域的干湿状况。本文利用274个站点1961—2015年的日降水数据,重点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分布中东西向的“跷跷板”现象,并利用EOF分解与累积距平等方法,确定了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型及气候转折点。主要结论如下:

1) 降水异常区存在转移现象。1961—1975年,西北地区降水偏少;1976—1996年,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1997年之后,反之,即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少,西部降水偏多。这种现象不仅在平均降水中有表现,而且在表征极端降水事件的指数中也有表现。

2) 第一时段,西北地区降水偏少,是因为降水指数强度和频次均减少造成的;第二时段,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偏多,与小雨、中雨的频次增多,中雨、大雨的雨量增加有关;而西北地区的西部降水偏少,则是因为该区域降水的强度偏弱;第三时段,随着降水强度与频次大幅减少,西北地区的东部降水偏少,而西北地区西部却因降水频次显著增加,中雨与大雨的雨量明显增加,导致了该区域降水偏多。

3) 极端降水的频次和持续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与平均降水的类似,但与持续干燥日数的相反。在降水异常区转移的过程中,持续干燥日数所起的作用最大,往往该指数的增加或减少决定了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寡。

4) 大尺度环流为天气事件发生提供了背景场。1976—1996年,500 hPa中纬度为“-,+,-”的波列;1997—2015年,反之。不同的高空形势,伴随着不同的水汽输送。降水偏多时,多对应水汽辐合,降水偏少时,则对应水汽辐散。水汽异常分布可以很好地解释降水异常区的转移。

参考文献
[1]
杨莲梅. 新疆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J]. 地理学报, 2003, 58(4): 577-583. DOI:10.3321/j.issn:0375-5444.2003.04.012
[2]
徐国昌, 姚辉, 李珊.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当代气候变化[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7: 1-101.
[3]
陈峰, 袁玉江, 魏文寿, 等. 树轮记录的过去384 a乌鲁木齐河源7月温度变化[J]. 冰川冻土, 2011, 33(1): 55-63.
[4]
李虎, 高亚琪, 王晓峰, 等. 新疆土地荒漠化监测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9(2): 197-202. DOI:10.3321/j.issn:0375-5444.2004.02.005
[5]
李戈林, 徐袁, 钱维宏. 近300年来中国西部气候的干湿变化[J]. 高原气象, 2003, 22(4): 371-377. DOI:10.3321/j.issn:1000-0534.2003.04.009
[6]
李茜, 魏凤英, 李栋梁. 近159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J]. 地理学报, 2011, 66(1): 25-37.
[7]
施雅风. 全球变暖影响下中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J].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5(2): 102-116.
[8]
Shi Y, Shen Y, Kang E, et al. Rec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est China[J]. Climatic Change, 2007, 80(3/4): 379-393.
[9]
施雅风, 沈永平, 胡汝骥.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冰川冻土, 2002, 24(3): 219-226. DOI:10.3969/j.issn.1000-0240.2002.03.001
[10]
白虎志, 李栋梁, 陆登荣, 等.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3): 133-140. DOI:10.3321/j.issn:1000-7601.2005.03.028
[11]
陈冬冬, 戴永久. 近五十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强度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 2009, 33(5): 923-935.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5.04
[12]
郭慕平, 王志伟, 秦爱民, 等. 54年来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09, 26(1): 120-125.
[13]
王晖, 隆霄, 马旭林, 等. 近50a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13, 30(4): 712-718.
[14]
黄建平, 冉津江, 季明霞.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洪涝灾害的初步分析[J]. 气象学报, 2014, 72(6): 1096-1107.
[15]
杨金虎, 江志红, 杨启国, 等. 中国西北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J]. 中国沙漠, 2007, 27(2): 320-325. DOI:10.3321/j.issn:1000-694X.2007.02.026
[16]
张强, 李剑锋, 陈晓宏, 等. 基于Copula函数的新疆极端降水概率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1): 3-12.
[17]
李剑锋, 张强, 陈晓宏, 等. 新疆极端降水概率分布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J]. 灾害学, 2011, 26(2): 11-17.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1.02.003
[18]
Zhu B, Yu J, Qin X, et 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and deserts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Ⅱ.The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J]. J Geogr Sci, 2014, 24(3): 539-559. DOI:10.1007/s11442-014-1105-3
[19]
姚慧茹, 李栋梁, 王慧. 1981—2012年西北东部夏季降水不同强度雨日变化及其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J]. 2017, 75(3): 384-39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xxb201703002
[20]
Obukhov A M. Statistically homogeneous fields on a sphere[J]. Uspekhi Mat Nauk, 1947, 2: 196-198.
[21]
Lorenz E 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and statistical weather prediction[R]. Cambridge: M. I. T. Dept. of Meteorology, Sci Rep. NO. 1, 1956.
[22]
Kutabach J. Empirical eigenvectors of sea-level pressur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omplexes over North America[J]. J Appl Meteor, 1967, 6(5): 791-802. DOI:10.1175/1520-0450(1967)006<0791:EEOSLP>2.0.CO;2
[23]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20-36.
[24]
Groisman P Y, Karl T R, Easterling D R, et al. Changes in the probability of heavy precipitation: Important ind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J]. Climatic Change, 1999, 42(1): 243-283. DOI:10.1023/A:1005432803188
[25]
Peterson T C, Taylor M A, Demeritte R, et al. Recent changes in climate extremes in the Caribbean region[J]. J Geophys Res: Atmos, 2002, 107(D21): AcL16-1-AcL16-9.
[26]
封国林, 王启光, 侯威, 等. 气象领域极端事件的长程相关性[J]. 地理学报, 2009, 58(4): 2853-2861.
[27]
Xu Z Q, Fan K, Wang H. 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and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fter the late 1990s[J]. J Climate, 2015, 28(10): 4086-4106. DOI:10.1175/JCLI-D-14-00464.1
[28]
Sun B, Wang H J. Inter-decadal transition of the leading mode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summer rainfall in East China and its associated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transport[J]. Climate Dyn, 2015, 44(9/10): 2703-2722.
[29]
朱亚芬.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布及北方旱涝演变[J]. 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100-107.
[30]
North G R, Bell T L, Cahalan R F, et al. Sampling errors in the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J]. Mon Wea Rev, 1982, 110(7): 699-706. DOI:10.1175/1520-0493(1982)110<0699:SEITEO>2.0.CO;2
[31]
赵庆云, 张武, 王式功, 等. 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J]. 中国沙漠, 2005, 25(6): 904-909. DOI:10.3321/j.issn:1000-694X.2005.06.015
[32]
蔡敏, 丁裕国, 江志红. 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其概率特征[J]. 高原气象, 2007, 26(2): 309-318. DOI:10.3321/j.issn:1000-0534.2007.02.013
[33]
杨金虎, 江志红, 王鹏翔, 等. 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1): 75-83.
[34]
陈少勇, 郭江勇, 韩通, 等. 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近46 a秋季气候变暖分析[J]. 中国沙漠, 2009, 29(3): 544-550.
[35]
袁云, 李栋梁, 安迪.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冬季干旱区及气候特征[J]. 中国沙漠, 2010, 30(4): 917-925.
[36]
戴新刚, 丑纪范. 印度季风与东亚夏季环流的遥相关关系[J]. 气象学报, 2002, 60(5): 544-552.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2.05.004
[37]
张庆云, 陶诗言.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J]. 气象学报, 1998, 56(2): 199-211. DOI:10.3321/j.issn:0577-6619.1998.02.007
[38]
Lu R, Kim B-J. The climatological Rossby wave source over the STCZs in the summer Northern Hemisphere[J]. J Meteor Soc Japan, 2004, 82(2): 657-669. DOI:10.2151/jmsj.2004.657
[39]
Huang R H, Liu Y, Feng T. Interdecadal chang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late-1990s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ternal dynamical causes[J]. Chin Sci Bull, 2013, 58(12): 1339-1349. DOI:10.1007/s11434-012-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