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通过发射水平和垂直两路电磁波信号,不仅可以探测到气象目标物水平极化基本反射率因子Z、平均径向速度V及速度谱宽W等信息,还可以获得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相关系数(CC)、差分相移(ΦDP)及其导出量比差分相位(KDP)等双偏振参数。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尺寸和不同相态的气象目标物对应不同的双偏振参数特征值,对这些参数特征值进行细致分析与模糊逻辑运算,可以进一步识别降水粒子的相态分布以及降水类型等[1-9]。对于满足瑞利散射的气象目标物粒子,ZDR大小取决于粒子的大小和形态,球形粒子ZDR为0 dB;长轴呈水平状态的椭球粒子ZDR为正,长轴呈垂直状态的椭球粒子ZDR为负;液态雨滴随着直径的增大ZDR也增大,ZDR大小与粒子浓度无关。KDP随着雨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雨滴浓度也较为敏感。长轴呈水平状态的雨滴浓度越高KDP越大,KDP与纯雨水的降水率几乎呈线性关系。因此,KDP可很好地反映雷达取样体积内的液态含水量,可用来反演强降雨的雨强。CC与雷达取样体积里粒子种类、形状或轴取向有关,粒子种类多或粒子形状多样性会导致CC降级,对于纯净的雨滴,CC>0.98,地物、昆虫、鸟类等非气象目标物一般CC<0.7。
国外一些观测分析表明,强风暴特别是超级单体风暴在环境0 ℃层高度以上通常会出现ZDR柱和KDP柱[10-18],ZDR柱与强上升气流区相对应,ZDR柱的高度与上升气流存在正相关关系,ZDR柱的高度可以作为判别风暴强度的指标之一。TUTTLE et al.[19]对一次强降水风暴的ZDR柱分析表明,25~30 m·s-1的上升气流速度与成熟的ZDR柱密切相关,上升气流减弱与ZDR柱收缩同时发生。CONWAY and ZRNIĆ [20]对超级单体风暴ZDR柱分析发现,融化层之下,ZDR柱由大雨滴组成,融化层之上ZDR柱包含由过冷却雨滴、水包膜的冰粒子、湿的扁球结构和球形结构冰粒组成的混合物。KUMJIAN et al.[21]模拟分析认为,成熟阶段ZDR柱低层(0 ℃层以下高度)主要是大的雨滴,0 ℃层之上随着高度的增大,依次以冻雨滴、冰雹粒子为主。
国内在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强风暴结构及业务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22-31],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张羽等[32]对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双偏振参量分析表明,1 h雨量大于50 mm降水对应的ZDR平均值在1.25~1.66 dB之间,KDP的平均值在0.80~1.48°·km-1之间,CC平均值都在0.95以上。荀爱萍等[33]对不同雨强偏振参量分析表明,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反射率因子Z范围为40~60 dBZ,ZDR范围为1.0~4.0 dB,KDP范围大部分在1.0~4.0°·km-1,不同强度的降水CC差别不大。
本文基于济南CINRAD/SA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地面实况资料,对2019年7月27日和8月10日两次对流性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初步了解强降水风暴低层、中层及垂直结构上的双偏振特征量,希望对强降水的微物理特征、降水量反演及相关预警业务有所启示。
1 天气实况与环境物理量受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2019年7月27日午后至夜间,鲁西北西部、鲁中西部和鲁南地区出现分散性强降水天气,12:00—20:00(北京时,下同)累计降水量见图 1a。有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2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区域站”)累计降水量超过50 mm,最大降水量97.1 mm,出现在茌平菜屯区域站,小时最大雨量71.9 mm, 也出现在菜屯区域站(14:00—15:00)。
受西风槽和低层切变线影响,2019年8月10日凌晨至08时,鲁西北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局部大暴雨,鲁西南地区局部出现暴雨,10日00:00—08:00累计雨量见图 1b。11个国家站雨量达到50 mm以上,其中2个站达到100 mm以上,最大139.1 mm,出现在高唐国家站;115个区域站雨量达到50 mm以上,其中28个站达到100 mm以上,最大171.4 mm,出现在高唐县姜店区域站;最大小时(整点)降水量64.2 mm,也出现在姜店区域站(04:00—05:00)。
章丘探空数据(图 2)表明,7月27日08:00,CAPE值为1 155 J·kg-1(降水区茌平站11:00露点与气温订正后数据为3 900 J·kg-1),K指数较小(21 ℃),0~6 km垂直风切变较弱(9.7 m·s-1),低层相对湿度较小,972、925和850 hPa比湿分别为19.3、14.9和8.0 g·kg-1,0 ℃、-10 ℃和-20 ℃层高度分别是5.2、7.0和8.8 km。8月9日20:00,CAPE值较强(2 677 J·kg-1),K指数较大(38 ℃),0~6 km垂直风切变较弱(8.6 m·s-1),低层相对湿度较大,中层以上较干,973、925和850 hPa比湿分别为20.5、18.0和15.3 g·kg-1,0 ℃、-10 ℃和-20 ℃层高度分别是5.4、7.1和8.7 km。对比可知,两次强降水发生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具有较高的0 ℃高度,且0 ℃、-10 ℃和-20 ℃层高度差别不明显;7月27日强降水天气K指数明显较低,湿层厚度和低层绝对湿度也偏低,但CAPE值明显大于8月10日。
两次强降水过程都在肖庄区域站产生强降水,而且最大小时降水量大致相当。7月27日肖庄站累计雨量70.8 mm,14:00—15:00肖庄站出现67.6 mm的强降水,14:26—15:50,分钟降水量基本在1.5 mm以上,最大为2.5 mm。8月10日肖庄站累计雨量为137.1 mm,02:30—03:30肖庄站出现67.1 mm的强降水,02:33—02:43分钟降水量在1.5 mm以上,最大为3.0 mm。因此,选择肖庄站作为参考站点对两次强降水风暴进行分析(肖庄站与济南雷达站和章丘探空站的位置关系见图 1)。
2 7月27日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分析7月27日表现为分散性强降水,对流单体也表现为空间上的相对孤立和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济南雷达观测表明,12:30前后茌平东北部至临清东南部一带有对流触发,移动缓慢。13:20前后对流单体合并,发展成团状对流风暴,并缓慢向东南方向移动,主要影响临清、茌平、东阿及平阴一带。
2.1 平面位置显示(PPI)产品特征图 3是7月27日14:25济南1.5°和6.0°仰角水平极化反射率因子(Z)、差分反射率(ZDR)、相关系数(CC)和比差分相位(KDP)产品,1.5°仰角肖庄站上空对应的高度约1.9 km,6.0°仰角肖庄站上空对应的高度约6.7 km,接近环境-10 ℃层(7.0 km)高度。
风暴低层肖庄站周围存在Z≥45 dBZ的强回波(图 3a1),以肖庄站所在径向为参考,南部回波强度大于北部,北部在45~51 dBZ之间,南部在45~57.5 dBZ之间。强回波区对应的ZDR差别明显(图 3a2),肖庄站北部明显小于南部,北部基本在0.5~2 dB之间,南部基本在2 dB以上。强回波区对应的CC在0.94~0.99之间(图 3a3),肖庄站南部CC略偏低。强回波区对应KDP值较大,基本在0.5~2.5°·km-1之间(图 3a4),最大为3.1°·km-1,KDP>1.0°·km-1的区域位于肖庄站以北(图 3a4中点状曲线为1.1°·km-1等值线),且与ZDR较小的区域相对应(图 3a2)。
综合相关研究[4-5, 8-11],对于纯粹的降雨,Z和ZDR对雨滴大小较为敏感,大的雨滴导致大的Z和ZDR,而KDP对雨滴浓度较为敏感,强降雨具有大的KDP。因此,肖庄站南侧雨滴直径偏大,从而导致该区域Z偏强,ZDR明显偏大。KDP大值区与ZDR偏小区域相对应,同时该区域Z≥50 dBZ,说明该区域雨滴直径相对偏小而浓度较高,从而导致大的降雨强度。肖庄站在14:26—15:50期间分钟降水量基本在1.5 mm以上,肖庄站附近Z在50~52 dBZ之间(图略),ZDR在0.5~1.7 dB之间(图略),CC在0.975~0.990之间(图略),KDP在1.7~2.5°·km-1之间(图 3a4下方,分别是14:31、14:38、14:45肖庄附近KDP)。低层反射率因子50~52 dBZ,同时具有较大的KDP值(1.5°·km-1以上),大的CC和适当的ZDR(0.5~2.0 dB)是肖庄站产生24 min左右的高强度降水(分钟降水量超过1.5 mm)的主要特征。
风暴中层(6.0°仰角产品)肖庄站上空存在45 dBZ以上的强回波区(图 3b1),肖庄站东侧更强,在55~61 dBZ之间。强回波区对应的ZDR在肖庄站东侧存在1~2 dB的大值区,其他区域ZDR较小(图 3b2)。强回波区对应的CC在0.88~0.99之间(图 3b3),肖庄站东侧CC明显偏低,最小为0.88。强回波区对应的KDP值存在1.1~2.8°·km-1的大值区(图 3b4)。
0 ℃层高度以上ZDR选取1 dB为阈值,肖庄站东侧上空6.7 km高度(略低于-10 ℃层高度)出现的ZDR大值区即为ZDR柱。KDP选取1°·km-1为阈值,肖庄站上空KDP大值区即为KDP柱。根据相关研究[10-18],ZDR柱的出现表明该区域为强上升气流区,强上升气流可以将一定数量直径稍大的冰粒子、或包有水膜的冰粒子、或液态粒子带到环境-10 ℃层高度附近,从而导致大的Z、ZDR和KDP值,不同相态粒子同时存在,导致CC明显偏低。
2.2 垂直剖面图(VCS)产品特征图 4是7月27日济南雷达14:31 Z、KDP、ZDR和CC的垂直剖面图(VCS)产品,剖面沿径向263°(经过肖庄站上空,肖庄距离雷达站约60 km),蓝色直线是0 ℃层高度,图 4c右上是ZDR柱放大后的局部图片。可以看出,强回波区(Z≥45 dBZ)大部分位于0 ℃层高度以下,具有低质心热带降水型特征,同时,距离雷达55~59 km处45 dBZ以上强回波伸展到较高的高度,顶部达到9.0 km,50 dBZ回波顶部达到7.8 km,超过-10 ℃层高度(7.0 km)。对应的KDP和ZDR垂直分布与强回波(Z)垂直分布类似,45 dBZ回波区对应的ZDR基本在0.5 dB以上,KDP在0.5°·km-1以上,CC基本在0.95~0.99之间(肖庄站近地面小于0.9的CC为地物杂波干扰,降水期间一直存在地物干扰)。ZDR剖面(图 4c)0 ℃层高度以上存在大值区(ZDR≥1.5 dB,VCS产品使用了数据内插,ZDR大值区以1.5 dB为阈值,PPI上ZDR大值区以1.0 dB为阈值)即ZDR柱,1.5 dB高度伸展到6.4 km,略低于-10 ℃层高度。KDP剖面(图 4b)0 ℃层高度以上存在大值区(VCS上以1.5°·km-1为阈值)即KDP柱,1.5°·km-1的顶部伸展到7.4 km,略高于-10 ℃层高度,2.0°·km-1的顶部伸展到6.0 km,略高于0 ℃层高度。
PPI产品和VCS产品都可以分析出强降水风暴存在较高的ZDR柱,即较强的上升气流和明显的上冲云顶,强上升气流的出现与维持对强降水风暴的发展与维持至关重要,同时导致局部反射率因子质心较高,由于重力拖曳作用,下沉气流强度也较强,致使肖庄站在14:28出现极大风速为21.8 m·s-1的大风天气。
3 8月10日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分析8月10日表现为区域性对流强降水,对流风暴表现为线状对流云带,西南—东北向分布,在山东西北部造成西南—东北向强降雨区。济南雷达观测表明,8月10日00:00—00:30,聊城市区南部至菏泽东明一带有对流不断激发,01:00前后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回波,02:00前后北端发展到德州平原一带,南北长度约200 km,05:30之后减弱。回波带上对流单体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对流单体移动方向与带状走向夹角较小,某一地点经历降水影响时间较长,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
3.1 平面位置显示(PPI)产品特征图 5是8月10日02:31济南雷达1.5°和4.3°仰角Z、ZDR、CC和KDP产品。1.5°仰角肖庄站上空对应的高度约1.9 km,4.3°仰角肖庄站上空对应的高度约4.9 km,低于0 ℃层高度(5.4 km)。
风暴低层45 dBZ强回波区(图 5a1,黑色实线为45 dBZ等值线)呈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强回波区对应的ZDR在0.5~3.8 dB之间(图 5a2),反射率因子梯度大值区(回波带东侧边缘)对应的ZDR较大,50~54 dBZ回波区(黑色点状线为50 dBZ等值线)ZDR基本在0.5~2.0 dB之间,55 dBZ左右的回波区ZDR在2 dB以上。强回波区对应的CC在0.96~0.99之间(图 5a3),回波带东侧边缘偏小。KDP基本在0.5~2.9°·km-1之间(图 5a4),回波带东侧明显较大,50 dBZ以上回波区KDP在1.1°·km-1以上。风暴低层回波带东侧区域表现为大的Z(50 dBZ以上)、大的ZDR(1.0 dB以上)和大的KDP(1.1°·km-1以上),表明该区域雨滴不仅直径偏大,而且浓度也高,利于强降雨的出现。回波带上三个近乎连成一线的区域站(肖庄、洪屯和阎寺)都出现强降雨,02:33—02:43(10 min)累计雨量,肖庄、阎寺、洪屯站分别为22.9 mm、18.2 mm、11.5 mm,且都出现1.5 mm·min-1以上的雨强。肖庄站附近Z值在51~54 dBZ,ZDR在1.0~1.6 dB,KDP在1.7~2.4°·km-1,CC约为0.98;洪屯站附近Z值在50~51 dBZ,ZDR在1.0~1.4 dB,KDP在1.1~2.2°·km-1,CC在0.97~0.98;阎寺站附近Z值在50~52 dBZ,ZDR在0.6~1.0 dB,KDP在1.7~2.5°·km-1,CC约为0.99。低层反射率因子Z值在50~54 dBZ,同时具有较大的KDP值,适当的ZDR (0.6~1.5 dB),较高的CC(0.97以上),是雨带产生高强度降雨(分钟降水量超过1.5 mm)的主要特征。
4.3°仰角产品肖庄站上空(4.9 km)也存在强回波区(图 5b1,蓝色实线为45 dBZ等值线),对应的ZDR在0.2~2.0 dB之间(图 5b2),对应的CC在0.96~0.99之间(图 5b3),KDP基本在0.5~2.7°·km-1之间(图 5b4)。垂直剖面(图略)显示肖庄站周围上空0 ℃层高度以上没有出现ZDR柱和KDP柱。洪屯站上空5.5 km高度出现ZDR>1 dB的大值区(图 5b2),但KDP<1°·km-1(图 5b4),阎寺站上空东部5.8 km高度出现ZDR为1.1 dB的大值区(图 5b2),对应的KDP也大于1°·km-1(图 5b4),而6.0°仰角产品没有出现Z、ZDR和KDP大值区。因此,可大致判别,洪屯站上空仅出现略高于0 ℃层(5.4 km)高度的ZDR柱,阎寺站上空强降水风暴出现略高于0 ℃层高度的ZDR柱和KDP柱。02:00—04:00期间,肖庄至阎寺一带上空其他体扫也基本上是在略高于0 ℃层的高度出现ZDR柱或(和)KDP柱。
3.2 垂直剖面图(VCS)产品特征图 6是8月10日济南雷达02:31 Z、KDP、ZDR和CC的垂直剖面图(VCS)产品,剖面位置见图 5白色直线,蓝色直线为环境0 ℃层高度。可以看出,强回波区(Z≥45 dBZ)基本位于0 ℃层高度以下,质心较低,属于低质心热带降水型。强回波区对应的ZDR基本在0.5 dB以上,最大为3.2 dB;KDP也在0.5°·km-1以上,最大为2.7°·km-1;CC基本在0.95~0.99之间。50 dBZ以上回波区对应的ZDR基本在1.0~2.5 dB,对应的KDP基本在1.1~2.7°·km-1,对应的CC基本在0.97~0.99之间(近地面小于0.9的CC为地物杂波干扰,降水期间一直存在地物干扰)。
线状降水回波带的典型特征是强回波基本位于环境0 ℃层高度以下,ZDR柱或KDP柱高度较低(略高于环境0 ℃层高度)。
ZDR柱低,质心也较低,重力拖曳作用不太强,地面出现5~6级阵风天气。肖庄站在02:42—03:15期间出现11.0~13.4 m·s-1的极大风速,阎寺站在02:34出现13.0 m·s-1的极大风速,洪屯站在02:48—02:59期间出现10.0~12.7 m·s-1的极大风速。
4 结论1) 两次对流性强降水发生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低层湿度较大,0 ℃层高度较高,利于短时强降水的产生。8月10日环境能量、K指数、湿层厚度和低层绝对湿度明显大于7月27日,8月10日表现为线状对流风暴,“列车效应”明显,产生较大范围强降水和更大的累积量,而7月27日表现为分散性对流降水。
2) 两次强降水都具有低质心热带降水型特征。垂直结构上表现为反射率因子45 dBZ以上的强回波区主要位于环境0 ℃层高度之下,风暴质心低,降水效率高。强回波区对应大的ZDR和KDP,ZDR基本大于0.5 dB,KDP基本大于0.5°·km-1。
3) 强降水风暴低层强回波区(Z≥45 dBZ)对应大的ZDR、CC和KDP值,ZDR≥0.5 dB,KDP≥0.5°·km-1,CC基本在0.95~0.99之间。风暴边缘反射率因子梯度大的区域ZDR偏高,而KDP和CC偏低,表明该区域雨滴直径大,但雨滴浓度低。对于低质心热带降水型风暴,Z值在50~54 dBZ之间,对应的KDP大于1.0°·km-1,ZDR适中(基本在0.5~2 dB之间),是两次强降水风暴导致大的雨强的主要特征。ZDR适中,表明雨滴直径适中,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同时大的KDP表明雨滴浓度高,对强降雨主要贡献者是这些大小适中的高浓度雨滴粒子。
4) 两次强降水风暴ZDR柱和KDP柱高度存在明显差异。7月27日肖庄强降水风暴ZDR柱和KDP柱高度在-10 ℃层高度上下,8月10日肖庄一带强降水风暴ZDR柱或KDP柱略高于0 ℃层高度。CAPE值大小与上升气流强度相关,7月27日强降水CAPE值明显大于8月10日强降水的CAPE值,致使7月27日强降水风暴内部上升气流强度较强,从而导致7月27日肖庄强降水风暴ZDR柱和KDP柱高度明显高于8月10日强降水风暴。
5) 从所能获得的实况看,7月27日强降水风暴具有较高的ZDR柱,在肖庄站产生9级阵风天气,而8月10日强降水风暴ZDR柱高度低,地面上仅产生6~7级阵风天气。因此,强降水风暴较高的ZDR柱对雷暴大风具有指示意义。
[1] |
BIGG E K. The formation of atmospheric ice crystals by the freezing of droplets[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953, 79(342): 510-519. DOI:10.1002/qj.49707934207 |
[2] |
JOHNSON D A, HALLETT J. Freezing and shattering of supercooled water drops[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968, 94(402): 468-482. DOI:10.1002/qj.49709440204 |
[3] |
BRINGI V N, LIU L, KENNEDY P C, et al. Dual multiparameter radar observations of intense convective storms: The 24 June 1992 case study[J]. Meteor Atmos Phys, 1996, 59(1): 3-31. |
[4] |
SACHIDANANDA M, ZRNIĆ D S. Rain rate estimates from differential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J]. J Atmos Oceanic Technol, 1987, 4(4): 588-598. DOI:10.1175/1520-0426(1987)004<0588:RREFDP>2.0.CO;2 |
[5] |
GIANGRANDE S E, RYZHKOV A V. Estimation of rainfall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olarimetric echo classification[J]. J Appl Meteor Climatol, 2008, 47(9): 2445-2462. DOI:10.1175/2008JAMC1753.1 |
[6] |
KUMJIAN M R, GANSON S M, RYZHKOV A V. Freezing of raindrops in deep convective updrafts: A microphysical and polarimetric model[J]. J Atmos Sci, 2012, 69(12): 3471-3490. DOI:10.1175/JAS-D-12-067.1 |
[7] |
KALTENBOECK R, RYZHKOV A. Comparison of polarimetric signatures of hail at S and C bands for different hail sizes[J]. Atmos Res, 2012, 123: 323-336. |
[8] |
KUMJIAN M 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dual-polarization weather radar. Part Ⅰ: Description of the polarimetric radar variables[J]. J Opera Meteor, 2013, 1(19): 226-242. DOI:10.15191/nwajom.2013.0119 |
[9] |
KUMJIAN M 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dual-polarization weather radar. Part Ⅱ: Warm- and cold-season applications[J]. J Opera Meteor, 2013, 1(20): 243-264. DOI:10.15191/nwajom.2013.0120 |
[10] |
ILLINGWORTH A J, GODDARD J W F, CHERRY S M. Polarization radar studies of precipitation development in convective storms[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987, 113(476): 469-489. DOI:10.1002/qj.49711347604 |
[11] |
CAYLOR I J, ILLINGWORTH A J. Radar 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of warm rain initiation[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987, 113(478): 1171-1191. DOI:10.1002/qj.49711347806 |
[12] |
RYZHKOV A V, ZHURAVLYOV V B, RYBAKOVA N A. Preliminary results of X-band polarization radar studies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J]. J Atmos Oceanic Technol, 1994, 11(1): 132-139. DOI:10.1175/1520-0426(1994)011<0132:PROXBP>2.0.CO;2 |
[13] |
HUBBERT J C, CAREY L D, BOLEN S. CSU-CHILL polarimetric radar measurements from a severe hail storm in Eastern Colorado[J]. J Appl Meteor, 1998, 37(8): 749-775. DOI:10.1175/1520-0450(1998)037<0749:CCPRMF>2.0.CO;2 |
[14] |
ZRNIĆ D S, RYZHKOV A V. Polarimetry for weather surveillance radars[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9, 80(3): 389-406. DOI:10.1175/1520-0477(1999)080<0389:PFWSR>2.0.CO;2 |
[15] |
KENNEDY P C, RUTLEDGE S A, PETERSEN W A. Polarimetric radar observations of hail formation[J]. J Appl Meteor, 2001, 40(8): 1347-1366. DOI:10.1175/1520-0450(2001)040<1347:PROOHF>2.0.CO;2 |
[16] |
LONEY M L, ZRNIĆ D S, STRAKA J M, et al. Enhanced polarimetric radar signatures above the melting level in a supercell storm[J]. J Appl Meteor, 2002, 41(12): 1179-1194. DOI:10.1175/1520-0450(2002)041<1179:EPRSAT>2.0.CO;2 |
[17] |
ROMINE G S, BURGESS D W, WILHELMSON R B. A dual-polarization-radar-based assessment of the 8 May 2003 Oklahoma city area tornadic supercell[J]. Mon Wea Rev, 2008, 136(8): 2849-2870. DOI:10.1175/2008MWR2330.1 |
[18] |
KUMJIAN M R, RYZHKOV A V, MELNIKOV V M, et al. Rapid-scan super-resolution observations of a cyclic supercell with a dual-polarization WSR-88D[J]. Mon Wea Rev, 2010, 138(10): 3762-3786. |
[19] |
TUTTLE J D, BRINGI V N, ORVILLE H D, et al. Multiparameter radar study of amicroburst: Comparison with model results[J]. J Atmos Sci, 1989, 46(5): 601-620. DOI:10.1175/1520-0469(1989)046<0601:MRSOAM>2.0.CO;2 |
[20] |
CONWAY J W, ZRNIĆ D S. A study of embryo production and hail growth using dual-Doppler and multiparameter radars[J]. Mon Wea Rev, 1993, 121(9): 2511-2528. DOI:10.1175/1520-0493(1993)121<2511:ASOEPA>2.0.CO;2 |
[21] |
KUMJIAN M R, RYZHKOV A V, PHILLIPS V T. The anatomy and physics of ZDR columns: Investigating a polarimetric radar signature with a spectral bin microphysical model[J]. J Appl Meteor Climatol, 2014, 53(7): 1820-1842. DOI:10.1175/JAMC-D-13-0354.1 |
[22] |
刘黎平, 王致君, 徐宝祥, 等. 我国双线偏振雷达探测理论及应用研究[J]. 高原气象, 1997, 16(1): 99-104. |
[23] |
张鸿发, 郄秀书, 王致君, 等. 偏振雷达观测强对流雹暴云[J]. 大气科学, 2001, 25(1): 38-48. |
[24] |
曹俊武, 刘黎平. 双线偏振雷达判别降水粒子类型技术及其检验[J]. 高原气象, 2007, 26(1): 116-127. |
[25] |
杜牧云, 刘黎平, 胡志群, 等.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质量分析[J]. 气象学报, 2013, 71(1): 146-158. |
[26] |
赵世颖, 李柏, 陈晓辉, 等. 基于交叉-平行法的双偏振雷达差分反射率硬件定标[J]. 气象科技, 2015, 43(5): 775-782. |
[27] |
张学泰, 李文婷, 彭窈, 等. 清远一次超级单体降雹的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7, 39(4): 41-44, 51. |
[28] |
苏添记, 葛俊祥, 章火宝. 中国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发展综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1): 62-68. |
[29] |
梅垚, 胡志群, 黄兴友, 等. 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偏振雷达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2018, 76(6): 1014-1028. |
[30] |
杨忠林, 赵坤, 徐坤, 等. 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2019, 77(1): 58-72. |
[31] |
杨传凤, 张骞, 陈庆亮, 等. 济南CINRAD/SA雷达双偏振升级关键技术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4): 116-123. |
[32] |
张羽, 胡东明, 李怀宇. 广州双偏振天气雷达在短时强降水中的初步应用[J]. 广东气象, 2017, 39(2): 26-29. |
[33] |
荀爱萍, 张伟, 黄惠镕, 等. 厦门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测雨效果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 42(4): 103-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