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2023年夏季(6—8月,下同)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描述了我国近海海域大气环流的特点和逐月演变过程,概括总结了夏季主要的热带气旋、海上大风、海雾、海浪和海面温度等海洋天气现象和过程。其中重点分析了2023年夏季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对我国的影响。此外,还对全球其他海域的热带气旋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使用多种来源数据,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葵花9号气象卫星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CMWF Reanalysis v5,ERA5)、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最优插值海面温度(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OISST)数据v2.0(分辨率为0.25°×0.25°)、中央气象台实时台风路径和强度数据等。文中提到的大风、海雾、大浪等的统计标准同文献[1-5]。
1 环流特征与演变 1.1 环流特征由2023年夏季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图 1a)可以看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图 1a),其中一个极涡中心(84°N,145°E)位于新西伯利亚群岛以北的北冰洋洋面上,接近北极点,中心附近位势高度约为542 dagpm,与常年(1991—2020年,下同)平均相比呈-1.4 dagpm的弱负距平;另一个极涡中心(71°N,70°W)位于格陵兰岛以西的巴芬岛附近,中心附近位势高度约为547 dagpm,与常年平均相比呈0.7 dagpm的弱正距平。夏季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北极地区正距平占主导,表明极涡较常年平均明显偏弱(图 1b)。2023年夏季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欧亚大陆槽脊位置与常年平均相近。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位置显著偏西,略偏南,强度偏强。588 dagpm等位势高度线(以下简称“588线”)覆盖范围显著变大,西脊点位置由常年平均的25°N、133°E西伸南落至22°N、117°E,偏西约16经度,偏南约3纬度。副高主体中心呈3 dagpm的正距平。
6月,欧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高纬度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呈现“两槽一脊”型(图 2a)形态,槽脊形态与常年平均相近。西西伯利亚平原呈-8 dagpm的负距平。东亚大槽位于120°~130°E,强度比常年略偏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范围偏大。在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图 2b)上,低压中心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高纬度500 hPa西侧大槽相对应,中心气压值小于1 005 hPa,表现为负距平。海平面气压距平场在东亚大槽对应的位置处呈负距平,在副高主体处以正距平为主,因此在我国近海,东西向海平面气压梯度较常年增加。6月上中旬西北太平洋有2个编号的热带气旋活动,分别是生成于5月的2302号台风“玛娃”和生成于6月的2303号台风“古超”。2个台风都在6月上旬受副高引导西行北上,之后相继汇入中纬度西风带,在125°~130°E之间向东北方向转向前进。
7月,500 hPa中高纬欧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呈纬向型、多波型的环流形势(图 3a),50°N以南位势高度呈正距平,以北以负距平为主,这种形势下极地冷空气难以南下。在中低纬度,副高依然强度偏强、范围偏大。海平面气压和气压距平分布与6月相似。20°N以南的低纬度太平洋海平面气压以负距平为主(图 3b),且负距平范围相较6月略有增大,表明相应海域热带对流活动较为活跃。在140°E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区域,588 dagpm线南界明显北抬并且呈西北—东南走向。与之相应的,2304号台风“泰利”和2305号台风“杜苏芮”受副高引导在7月生成后西北行,相继登陆我国华南地区。
8月,欧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场环流经向度增加,阻塞形势发展(图 4a)。乌拉尔山附近的高压脊较常年同期偏强,北极地区位势高度较常年偏高,新地岛附近有12 dagpm的位势高度正距平中心。副高相比7月显著东退,脊线位置显著偏北,我国东部近海至日本以南洋面一带呈位势高度弱负距平,表明该区域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这与8月该区域热带气旋活跃相关。另外,副高的东退北抬也使其对台风向北移动的引导增强,8月北上台风相比7月明显增多。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略超过常年平均,强度显著偏强。表现在海平面气压场距平上,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近海以及10°N以北、160°E以西的太平洋海平面气压较常年平均偏低(图 4b)。
2023年夏季共有6次大风过程,其中5次受台风影响,1次受入海江淮气旋影响;出现3次明显海雾过程;生成台风10个,其中2个在我国沿海登陆。
2.1 大风过程 2.1.1 概况2023年夏季,我国近海出现6次8级及以上大风过程,其中5次由台风活动引起,1次由入海江淮气旋引发(表 1)。6月,台风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台风“玛娃”于6月初在巴士海峡以东转向偏北—东北方向,外围环流影响我国近海海区。相比2023年夏季其他台风大风,“玛娃”影响范围和风力均较小。7月,台风“泰利”和“杜苏芮”相继影响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海区,为我国南部海域和东南部海域带来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8月初,台风“卡努”先在东海南部近海停滞,而后两次转向,最后登陆韩国,在此过程中给东海带来长时间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台风“苏拉”8月末进入巴士海峡和南海,9月初登陆广东,给南海北部海域、巴士海峡带来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
8月1—6日台风大风过程由2023年第6号台风“卡努”引发。“卡努”于7月28日02时(北京时,下同)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7月30日02时—31日14时经历了快速加强过程,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最大24 h强度变化为15 m ·s-1。此后,“卡努”移动路径发生了两次大角度的转向过程:8月3—4日在东海南部停滞后转向偏东方向移动,8月7—8日在琉球群岛以东洋面停滞然后转向北偏西方向。“卡努”于8月10日10时前后以强热带风暴级(28 m ·s-1,975 hPa)在韩国庆尚南道沿海登陆,自南向北纵向穿过朝鲜半岛,8月11日17时前后“卡努”进入黄海北部,21时前后以热带低压(12 m ·s-1,1 000 hPa)形式在辽宁庄河再次登陆,之后强度迅速减弱。中央气象台于12日02时对其停止编号(图 5)。
台风“卡努”的生命史长达15 d,远高于西北太平洋台风6.2 d的平均生命史,在东海的路径停滞致使其在东海南部停留大约87 h。第二次停滞转向后,“卡努”中心经过东海东北部,在东海东北部海域内经历约24 h。受“卡努”影响,8月1—6日,东海南部和东北部出现8~10级大风(图 6a),台风中心附近海域风力为11~16级,阵风17级以上(图 6b);8—10日,东海东北部出现7~9级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海域风力为10~11级、阵风12~13级。“卡努”路径的两次停滞和大角度的转折,伴随着的是较大的预报不确定性,也对海上航运和沿海省(市)灾害防御提出了挑战。
2023年6月我国近海出现3次明显的海雾过程,7—8月无大面积海雾过程(表 2)。5月底至6月初在台风“玛娃”外围的东海和黄海出现能见度不足1 km的大雾,6月6—9日,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平流到黄海的冷海面上,逐渐冷却,水汽凝结,出现2次大雾过程。这两次大雾过程成因相似,以下以6—7日过程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6月6—7日,黄海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 km的大雾天气。葵花9号卫星的红外通道及海雾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反演结果表明,6日20时,黄海东北部和中东部、朝鲜沿岸出现了大片海雾,黄海南部、东海北部也出现了零散的海雾(图 7a、b)。另外,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有低云(图 7a),由地面观测可见,该处有3~5 km能见度的轻雾(图 7c)。之后,雾区向北推进向西扩展,7日02时,北侧雾区位于黄海东北部、辽东半岛东部沿岸,山东半岛被中云覆盖,由地面观测可知,成山头附近也有能见度不足500 m的大雾,云图中受该处中低云影响,AI反演未能正确识别。另外,东海北部雾区范围扩大(图略)。7日凌晨至上午,北侧雾区继续向西扩展,上午08时,黄海北部被雾区遮盖(图 7d、e),成山头附近能见度小于100 m(图 7f),南侧雾区北进至黄海南部,呈分散的小片状分布。随后,海雾由发展维持阶段进入减弱阶段。7日14时,随着雾区向北移动,原先位于黄海北部的雾区大部分进入辽东半岛陆地后消散,成山头附近能见度变好,转为轻雾;南侧雾区北进至黄海中东部和东南部,AI反演方法将其识别为低云与分散的海雾的混合体。7日20时,海雾逐渐消散,但沿海观测站仍有轻雾。
大气低层逆温层的建立对于海雾的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逆温层会抑制其下对流的发展,防止高空的低熵空气与低层混合,从而有助于维持低层大气比湿,为水汽凝结成雾创造基础[6-7]。由于黄海东岸和成山头附近海域在云图中海雾形态差异较大,因此分别选取我国成山头和朝鲜半岛西岸近海白翎岛的探空数据,代表黄海东岸和西岸大气层结状态进行讨论。
6日夜间,成山头和白翎岛大气层结相似,950 hPa以下有浅薄的逆温,逆温幅度为2~3 ℃,逆温层以下大气接近饱和(图 8a、b)。成山头和白翎岛附近海面的气海温差(2 m气温与其对应的海面温度之差)为1~2 ℃(图 9a),有利于成雾。由于气海温差大加之天空无云层遮蔽,因此海气界面的感热交换、湍流和低层大气夜间长波辐射都会使海面附近大气降温,导致气温向海面温度趋近;另一方面,地面附近风向为西南风,850 hPa风向转为偏西风,850 hPa以下风向随高度顺转,表明相应高度上存在暖平流,温度平流会使850 hPa以下的低层大气升温(图 8a、b),最终的结果是使850 hPa以下,上层升温,低层降温。因此,7日早晨两站逆温均进一步增大,为5~6 ℃(图 8c、d)。同时由于低层平流增温效果较降温效果更强,黄海中部的气海温差进一步增大到1~3 ℃。然而黄海北部气海温差相对较小,为-0.5~1 ℃(图 9b)。有研究表明,海雾成雾时,气温会明显下降,气海温差减小[8]。7日08时,黄海北部气海温差小于1 ℃的区域与卫星云图中雾区基本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成山头站虽然逆温很强,但是逆温层厚度非常浅薄,逆温层顶仍然位于950 hPa以下(图 8c),不利于海雾厚度的发展。白翎岛逆温层顶上升至大约925 hPa,925 hPa之下大气饱和,且偏南风的厚度增加,带来更充沛的水汽(图 8d),因此层结条件更加有利于海雾的垂直发展和维持。从卫星红外云图上也可以明显看出,黄海北部自西向东海雾厚度存在显著差异:东部雾区红外亮温更低,表明雾顶高度更高,海雾厚度更厚。
2.3 热带气旋 2.3.1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概述2023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0个编号台风生成(表 3),比常年(1991—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值偏少1.1个,其中:“多拉”最初生成自东北太平洋,为移入西北太平洋的台风。2023年夏季有2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泰利”于7月17日和18日先后以台风级强度(38 m ·s-1)和强热带风暴级强度(25 m ·s-1)登陆广东湛江和广西北海;“杜苏芮”于7月28日以强台风级(50 m ·s-1)登陆福建晋江(图 10)。2023年夏季登陆台风个数比常年平均(4.7个)偏少2.7个。夏季10个台风的平均最大强度为46.3 m ·s-1,比常年平均(36.1 m ·s-1)偏强10.2 m ·s-1;2个登陆台风平均登陆强度为44.0 m ·s-1,比常年平均登陆强度(31.0 m ·s-1)偏强13.0 m ·s-1。
2023年夏季,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之外的海域共有20个命名热带气旋生成(图 11),其中北大西洋10个,东北太平洋9个,北印度洋1个,中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无命名热带气旋生成(表 4)。同常年同期相比,北大西洋比平均个数(4.9个)偏多5.1个,东太平洋比平均个数(9.8个)偏少0.8个,北印度洋比平均个数(0.6个)偏多0.4个。2023年夏季,南半球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平均生成个数偏少0.6个。
2023年夏季我国近海共有12次明显的2.0 m以上的大浪(以有效波高计,下同)过程(表 5)。在这些大浪过程里,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引发的最大浪高超过9.0 m,6月上旬台风“古超”和8月下旬台风“苏拉”引起的最大浪高超过7.0 m,7月中旬台风“泰利”引起最大浪高超5.0 m。
6月,在我国近海,东海、巴士海峡、南海平均浪高为1.0~1.2 m。由于6月西北太平洋上大风主要由台风“古超”引起,因此海上1.5 m以上浪高主要出现在远海的菲律宾以东洋面、琉球群岛以东洋面、日本以南洋面,大浪区域与台风“古超”路径高度重合(图 12a)。7月,近海海区浪高相比6月有所增加。受台风“泰利”和“杜苏芮”影响,南海平均浪高为1.3~1.6 m,巴士海峡为1.5~1.8 m。受台风“卡努”影响,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和吕宋岛以东的洋面上平均浪高普遍超过1.8 m。另外,黄海和东海浪高也有所增加(图 12b)。8月,由于台风“卡努”在东海南部和琉球群岛附近长时间停滞,加上台风“兰恩”在日本以南洋面北上,东海东部、台湾以东和琉球群岛以东的海域平均浪高普遍超过2.0 m。相较7月,东海8月其他海域浪高也有显著增加,我国其余近海海区浪高较上月变化不大(图 12c)。
2023年夏季,我国东部和北部近海海面温度逐月上升。6—8月,23°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月平均海面温度变化不大,温度维持在29 ℃以上(图 13),其中在南海北部和中部、北部湾、琼州海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有超过30 ℃的暖水海面。高海面温度有利于行至此处的台风强度加强或维持。台风“泰利”在广东近海强度加强为台风级并维持至登陆;“杜苏芮”在菲律宾以东快速加强为超强台风,之后强度长时间维持,略有减弱后在中国近海又再次加强为超强台风;“苏拉”在菲律宾以东近海强度快速加强,横穿巴士海峡至临近登陆前强度长时间维持在超强台风级,与南海、菲律宾近海的暖水区有密切关系。
在23°N以北的海域,6月,海面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位于25°~30°N,由南向北海面温度从28 ℃迅速降低到22 ℃。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区海面温度为19°~22 ℃。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面被20 ℃以下的冷水团占据,其中渤海局部海域月平均海面温度低于16 ℃。当有偏南风暖湿气流北上,配合北部海区较低的海面温度,有利于海上平流雾的发生,这也是6月2次海雾过程的主要成因(图 13a)。7月,海面温度梯度大值区略有北抬,位于30°N附近。23°N以北海面显著升温,东海南部海面温度为28°~29 ℃,北方大部海域升温4 ℃左右(图 13b)。8月,东海北部、黄海、渤海、渤海海峡海面温度继续大幅度上升,黄海中部及以南的近海海区均被28 ℃以上的暖水占据,黄海北部、渤海、渤海海峡海面温度为24~28 ℃(图 13c)。
在海面温度距平场上,2023年夏季我国近海海区整体表现为0.5~1.5 ℃的正距平,其中北方海域沿海岸线附近海面温度显著偏高(2.5~3.5 ℃)(图 14)。6月,台湾以东洋面、琉球群岛附近洋面海面温度较常年平均偏低0.5~1.5 ℃,海面温度负距平区域与台风“玛娃”“古超”路径有很高吻合度,表明台风对于深层海水的搅动使该处海面温度降低(图 14a)。7月,我国近海海面温度距平比6月略有增高(图 14b)。8月,黄海海面温度显著高于常年平均,其中黄海东部有3.0~4.0 ℃的海面温度正距平(图 14c)。
2023年夏季(6—8月),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2个中心分别位于北极点10纬度以内的北冰洋上和格陵兰岛以西附近。整体而言极涡较常年平均明显偏弱。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欧亚大陆呈“两槽一脊”环流型,基本与常年平均相一致。夏季副高呈现偏西、略偏南的特点,副高主体强度较常年平均值偏强。588 dagpm线的范围显著增大,西脊点位置也向西南方偏移。6月,西北太平洋有2个台风活动,受副高引导在远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7月,环流呈多波型,低纬度海平面气压负距平范围增大,副高北抬,受其引导2个台风登陆我国。8月环流经向度增加,副高东退北抬,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海平面气压较年均值偏低。具体天气总结如下。
(1) 我国近海在2023年夏季出现6次8级及以上大风过程,其中5次与台风活动相关,1次由入海江淮气旋引发。6月,台风“玛娃”影响范围较小,风力相对较弱。7月,台风“泰利”和“杜苏芮”相继影响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海区,带来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8月初,台风“卡努”停滞在东海南部,引发长时间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8月末,台风“苏拉”在南海北部海域和巴士海峡带来大范围9级以上大风。
(2) 2023年夏季,我国近海出现3次明显的海雾过程,均出现在6月。6月初,东海和黄海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出现大雾;6月6—9日,我国北方海区受偏南暖湿气流叠加冷海面的影响,混合层逆温发展,近地层大气强烈降温,相继发生2次大雾过程。
(3)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0个台风生成,生成台风数比常年平均偏少1.1个,“泰利”“杜苏芮”等2个台风登陆中国,登陆个数比常年平均偏少2.7个。夏季生成的10个台风的平均最大强度为46.3 m ·s-1,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强10.2 m ·s-1,而2个登陆台风的平均登陆强度为44.0 m ·s-1,比平均登陆强度偏强13.0 m ·s-1。
(4) 2.0 m以上的大浪出现12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浪高大值区与台风路径联系密切。特别是8月,我国近海平均浪高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热带气旋频繁活跃所致。
(5) 2023年夏季,中国东部和北部近海海面温度逐月上升。南海和23°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在6—8月保持海面温度在29 ℃以上。在23°N以北海域,6月海面温度梯度大、黄海南部温度低,有利于北方海域海雾生成。7、8月海面温度升高,整体呈正距平,沿岸海面温度显著偏高。另外,台风对深层海水的搅动导致其行经路径附近海面温度显著降低。
[1] |
聂高臻, 黄彬, 曹越男, 等. 2018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4): 103-114. |
[2] |
柳龙生, 黄彬, 吕爱民, 等. 2019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4): 97-107. |
[3] |
向纯怡, 黄彬, 柳龙生. 2020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20, 40(4): 11-21. |
[4] |
王皘, 刘达, 董林, 等. 2021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21, 41(4): 82-94. |
[5] |
柳龙生, 王慧, 黄彬. 2022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22, 42(4): 95-105. |
[6] |
傅刚, 王菁茜, 张美根, 等. 一次黄海海雾事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以2004年4月11日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4(5): 720-726. |
[7] |
杨悦, 高山红. 黄海海雾WRF数值模拟中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研究[J]. 气象学报, 2016, 74(6): 974-988. |
[8] |
张苏平, 任兆鹏. 下垫面热力作用对黄海春季海雾的影响: 观测与数值试验[J]. 气象学报, 2010, 68(4): 439-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