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菏泽市气象局, 山东 菏泽 274000
2. Heze Meteorological Bureau, Heze 274000, China
短时强降水往往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难度较大[1-3],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是造成短时强降水的重要系统之一[4-8]。MCC的概念由Maddox[9-10]最早提出,定义为:-32 ℃冷云面积S-32≥10×104 km2,-52 ℃冷云面积S-52≥5×104 km2,持续时间t≥6 h,椭圆形偏心率p≥0.7。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MCC常出现在全球的中纬度、副热带和低纬地区的暖季,强的对流不稳定、高温高湿及充足的水汽输送是MCC发生的有利环境[11-18]。Laing等[19]对5个MCC生成的大尺度环境进行研究,认为局地绝对湿度最大和静力稳定度最小适宜其形成。吕艳彬[20]对6次MCC综合分析指出,华北平原MCC发生在移动性冷锋前的暖区中,对流层中层有短波槽活动,对流层高层为平直西风环流。范俊红[21]分析表明,MCC形成阶段,中层出现暖中心并且气旋性涡度增大,辐合辐散运动随高度交替出现,量级相当。任丽等[22]发现MCC发展的环境场较中尺度对流系统而言,中低层气旋涡度更大,高层辐散更强,即高层具有更强的抽吸作用,导致更强的上升运动。万夫敬等[23]研究指出正涡度高值区、散度和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重叠区等显著的动力条件,可导致MCC后向传播特征。
MCC作为可产生暴雨的一种特殊系统,强降水分布特征较为复杂。赵桂香等[24-25]发现春季MCC形成阶段发展快、成熟期慢,具有前向传播的特点,降水较为稳定,雨团移动慢,暴雨主要由降水持续时间长造成;盛夏MCC形成慢、发展迅速,为后向传播,以对流性降水为主,雨团移动性强,暴雨主要由短时强降水造成。黄河中游地区MCC形成在低层比湿和能量扰动的正值中心附近,在低层扰动梯度大值区,靠近正中心的区域发展成熟。刁秀广等[26]认为强降水基本产生在云顶亮温(也称黑体温度,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冷中心的西侧。钟晓平等[27]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MCC的降水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最大的降雨强度出现在初始阶段的后期和发展阶段的早期。然而,MCC的地域差异较大,目前针对山东地区MCC的形成发展机制及其造成强降水差异的原因分析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多种探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对山东地区MCC分型特点、空间结构特征及差异进行研究,以期为MCC强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研究方法所用资料包括2007—2022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资料(空间分辨率为0.25°×0.25°)、风云2号(FY-2)卫星红外云图、云顶亮温(TBB)以及逐小时区域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等。根据Maddox[9-10]提出的MCC定义标准,利用FY-2卫星TBB和卫星云图逐时或逐半小时资料,筛选影响山东地区的MCC个例。采用ERA5等资料,通过普查历史个例的云团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系统的特点等,对MCC进行分型并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结合动力诊断方法,研究山东地区MCC强降水落区预报的关键技术。
2 MCC的基本特征和分型通过对2007—2022年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和卫星资料普查,筛选出MCC直接影响的强降水过程共24次(表 1)。MCC出现频率年际变化大,其中2010年和2022年最多,均有5次。MCC的月变化也较显著,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绝大多数MCC出现在5—8月。96%的MCC生成在夏季,7月达到峰值,为11次,8月和6月次之,均为6次,5月为1次,其他月份没有发现产生MCC。另外,MCC的生消演变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数在傍晚前后至次日凌晨发展成熟,早晨前后消亡,生命史较长。生命史为6~8 h的占88%,最长达到11 h,平均寿命为7 h。MCC成熟期TBB低,最低TBB在205 K以下的个例占83%,最低值低于180 K,最高值为212 K。由降水来看,全部的MCC均已产生短时强降水,且大多为强对流性降水,雨强最大超过90 mm ·h-1。
井喜等[12]以200 hPa环流形势为依据给出了MCC天气学模型;赵桂香等[24-25]同时结合500 hPa环流形势为辅助划分了副型。但通过对山东MCC强降水云图个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MCC初始对流云团的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大多数MCC来自山东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因此,根据影响山东的MCC初始对流云团的生成源地和移动路径(图 1),将影响山东地区的MCC主要分为3类,分别为东移型、北上型和原地生成型。其中,东移型最多,达13次,占54%;北上型次之,为7次;原地生成型最少,为4次。
东移型MCC初始对流云团由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东移并发展进入山东境内(图 1),此类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西风槽,包含了受西风槽系统影响的极少数南下个例(1个)。以2022年7月12日过程为例,分析其系统配置特点。12日00:00(图 2a),200 hPa南亚高压强盛,呈带状分布,其北支高空存在明显的西风急流,急流核中心风速超过60 m ·s-1,山东中北部地区处于高空强辐散区,辐散中心强度在11×10-5 s-1左右,有利于深对流发展。500 hPa环流形势为纬向型(图 2b),贝加尔湖一带有西风槽,分裂小股冷空气南下,引导气流较强,500 hPa西风风速超过12 m ·s-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西伸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沿海的高压脊与副高同位相叠加,形成“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副高北侧多切变线和短波槽活动,冷暖空气在黄淮地区交汇,MCC形成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之中。850 hPa,山东西部—河北和山西一带有纬向型切变线,切变线南侧西南气流发展强盛,达到急流强度,为暴雨区输送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另外,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强降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强降水开始前,12日00:00,河北中部和晋冀豫交界处有对流云团生成,对应850 hPa假相当位温高能舌和比湿舌,云团逐渐东移。01:00,山东西部也有小的对流云团生成,多处对流云团在东移过程中逐渐合并。05:00,对流云团强烈发展,范围扩大,从不规则形状发展成团状,云顶亮温为198~203 K。06:00,在山东境内发展成椭圆形的MCC,TBB最低为198 K。08:00—12:00,MCC处于旺盛阶段,偏心率接近于1。最强降水中心位于MCC最低云顶亮温中心和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MCC云团的西—西北侧),旺盛阶段最大小时降水量达80.6 mm(图 3a)。13:00左右,云团发生断裂,中心分裂成2个小的对流系统,由MCC减弱成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变得松散,尺度变小,主体覆盖鲁中、鲁南和半岛中部地区。15:00左右,对流云团东移入海,逐渐消亡。
北上型MCC主要影响系统是低涡或切变线,其初始对流云团从山东的西南—南部一带向东北方向移入,进而造成强降水(图 1)。以2022年7月5日过程为例,分析北上型MCC系统配置特点。5日14:00(图 4a),200 hPa中高纬为“西槽东脊”形势,山东位于槽前脊后,高空辐散,鲁西南处于强辐散分流区,辐散中心强度为14.5×10-5 s-1,利于深对流的发展。500 hPa环流形势为经向型(图 4b),有深厚低槽区从贝加尔湖伸到我国华南地区,山东受南部西风槽前偏南气流控制,引导气流强,此时副高较弱,中心位于海上,但是亚洲东岸有明显的高压脊,形成“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配合500 hPa深槽,850 hPa上内蒙古—河北—河南一带有经向型切变线,高低层配置呈现后倾结构,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整层增湿机制。
14:00前后,安徽、江苏一带有南北向分散的对流云团生成,逐渐合并加强北移。17:00前后,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西北—东南带状结构。18:00左右,对流云团的北部进入山东境内发展成近似圆形的MCC,TBB最低为198 K。20:00—23:00,MCC偏心率逐渐接近于1,缓慢向东北移动。5日23:00—6日00:00,云团尺度变小,结构松散,主体入海逐渐消亡。随着MCC移动,降水的大值中心位于TBB低于213 K的冷云区中心附近及其南—西南侧,即最低云顶亮温中心及TBB梯度大值区(图 3b)。对比东移型MCC,北上型MCC强降水分布范围广,单点雨强较强,5日21:00—22:00最大小时降水量达89.8 mm,其降水的分布倾向于云团的南侧和西南侧,而不是西北侧。
3.3 原地生成型MCC原地生成型MCC是指在山东境内原地生成的孤立对流云团合并而成,其整体组织结构比较零散,造成山东强降水的云团有很多并不是从其他地方移入的,多产生在鲁南和苏皖北部交界处,位置相对偏南,这种对流云团一般尺度都比较小,很难达到中α尺度,但有时也会造成局地强降水,其影响系统较为复杂,2007—2022年仅形成4个原地生成型MCC。以2017年7月26日过程为例,分析原地生成型MCC系统配置特点。26日16:00,200 hPa南亚高压为带状分布,高空急流位于华北和东北一带,高空辐散弱于其他两类(图 5a)。500 hPa(图 5b),山东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右侧,高空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鲁南一带以偏西气流为主,但引导气流较弱,风速仅为8 m ·s-1。850 hPa暖式切变线位于山西、陕西一带,山东受切变线前部西南气流控制,未达到低空急流标准。16:00—18:00,有分散的对流云团在山东南部生成,云团逐渐增强,20:00前后与其他对流云团在鲁东南发生合并,形成团状结构。26日23:00—27日00:00,对流云团在鲁东南发展成近似圆形的MCC,偏心率逐渐接近于1,TBB最低为200 K。00:00以后云团尺度逐渐变小,结构松散,趋于消亡,最大小时降水量达84.1 mm,降水的大值中心位于TBB梯度大值区(图 3c)。
对比分析三类MCC个例后发现,三类过程200 hPa高空均为辐散区,500 hPa下游形成“东高西低”的阻挡形势,有利于强降水形成。东移型MCC中高纬环流较平直,山东地区引导气流为偏西风,有利于MCC等降水系统东移,最强降水中心位于MCC最低云顶亮温中心和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MCC云团的西—西北侧)。北上型MCC环流的经向度大,山东地区引导气流为偏南气流,有利于降水系统北抬,其暖湿条件好,降水极值大,降水大值站点数多,影响范围大,降水的大值中心位于TBB梯度大值区(MCC对流云团的南—西南侧)。原地生成型MCC引导气流弱,但由于本地热力、动力条件较为适宜,也可以造成MCC,但其降水分布零散,强降水范围小,是三类中降水最弱的一类,降水的大值中心位于TBB梯度大值区(表 2)。
锋生是锋的形成或加强的过程,锋消是相反的过程。锋生函数F采用公式(1)进行计算,当F>0时为锋生,当F<0时为锋消。锋生函数包含位温、散度、水平风切变等因子,是与热力和动力条件有关的综合参量。
$ \mathrm{F}=\frac{1}{2}|\nabla \theta|[D \cos (2 \beta)-\delta], $ | (1) |
式中:θ为位温,D为变形项(水平风切变),β为膨胀轴(x轴)与等位温线的夹角,δ为散度[28]。
分析MCC强降水前后的锋生函数、温度平流和风场分布可知,MCC降水区与低层环境参量的关系密切。东移型MCC(图 6a),最强降水时段的低层冷暖平流均较强,暖平流更加显著,体现出MCC生成是强烈暖平流处于主导地位,在36.5°E、118.3°N附近有冷平流中心(即负值中心)侵入暖平流区,冷暖空气交汇,锋生效应显著;鲁西北地区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锋生区,与最强降水区走向一致,强降水集中在冷暖平流交界的锋生区偏暖气团一侧,锋消区内无显著降水。北上型MCC(图 6b),冷平流非常弱,而暖平流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其短时强降水的分布主要在暖平流区之中,暖平流区中锋生最强区域通常对应降水大值中心。原地生成型(图 6c),暖平流处于主导地位,冷平流作用不显著,但暖平流造成较强的暖锋锋生,强降水主要位于暖锋的暖区一侧,并且原地生成型MCC南风风速较前两类小。由此可见,三类MCC都是暖平流处于主导地位,其中东移型和北上型MCC都有冷平流参与,强降水集中在锋生函数的正值区中,暖平流区中锋生最强区域通常对应降水大值中心,锋消区内无显著降水;而原地生成型MCC冷平流弱,强降水主要位于暖区一侧。
利用2007—2022年卫星、常规探测和ERA5等资料,对影响山东的MCC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对其结构特征及降水差异进行归类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MCC出现频率年际变化很大,2010年和2022年最多。同时,MCC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周期,96%的MCC生成在夏季,7月最多,8月和6月次之,5月为1次,其他月份未发现产生MCC。MCC的生消演变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数在傍晚前后至次日凌晨发展成熟,早晨消亡,生命史较长,平均寿命为7 h,生命史在6~8 h的占88%,最长寿命达11 h。MCC成熟期云顶亮温低,最低云顶亮温在203 K以下的个例占83%。全部的MCC均产生短时强降水,7月大多表现为强对流性降水。
(2) 根据MCC初始对流云团的生成源地和移动路径,将影响山东的MCC分为东移型、北上型和原地生成型。其中,东移型最多,达13次,占54%;北上型次之,为7次;原地生成型仅为4次。
(3) MCC强降水与最低云顶亮温和TBB梯度大值区密切相关。东移型MCC中高纬环流较平直,引导气流为偏西风,最强降水中心位于MCC最低云顶亮温中心和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MCC云团的西—西北侧)。北上型MCC环流经向度大,山东地区引导气流为偏南风,降水极值大,影响范围大,最强降水位于MCC对流云团的南—西南侧。原地生成型MCC引导气流弱,降水分布零散,影响范围小,是三类中降水最弱的。
(4) 三类MCC都是暖平流处于主导地位。东移型和北上型MCC均有冷平流参与,强烈的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生,暖平流区中锋生最强区域通常对应降水大值中心,锋消区内无显著降水;而原地生成型冷平流弱,强降水主要位于暖区一侧。
[1] |
万夫敬, 孙继松, 孙敏, 等. 山东半岛海风锋在一次飑线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J]. 气象学报, 2021, 79(5): 717-731. |
[2] |
赵海军, 潘玲, 毛子卿. 山东省持续性短时强降水过程物理量特征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23, 43(1): 63-74. DOI: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23.01.006 |
[3] |
吴芳芳, 俞小鼎, 王慧, 等. 一次黄海之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2019, 77(5): 785-805. |
[4] |
侯淑梅, 唐巧玲, 史茜, 等. 2020年5月山东强对流天气特点及成因[J]. 海洋气象学报, 2023, 43(4): 47-61. DOI: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23.04.006 |
[5] |
黎惠金, 李向红, 黄芳, 等. 广西一次特大暴雨的MCC演变过程及结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3): 806-817. |
[6] |
BLAMEY R C, REASON C J C. The role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in southern Africa summer rainfall[J]. J Climate, 2013, 26(5): 1654-1668. DOI:10.1175/JCLI-D-12-00239.1 |
[7] |
杨忠明, 吴哲红, 王兴菊. 贵州中南部2次MCC致洪暴雨的综合分析[J]. 干旱气象, 2013, 31(2): 362-372. |
[8] |
韦惠红, 徐双柱, 郭英莲, 等. 长江中游两次MCC过程环境流场及物理条件分析[J]. 气象科技, 2013, 41(6): 1061-1067, 1094. |
[9] |
MADDOX R A. Me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80, 61(11): 1374-1387. DOI:10.1175/1520-0477(1980)061<1374:MCC>2.0.CO;2 |
[10] |
MADDOX R A. Large-sca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midlatitude,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J]. Mon Wea Rev, 1983, 111(7): 1475-1493. DOI:10.1175/1520-0493(1983)111<1475:LSMCAW>2.0.CO;2 |
[11] |
CONIGLIO M C, HWANG J Y, STENSRUD D J.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upscale growth and longevity of MCSs derived from rapid update cycle analyses[J]. Mon Wea Rev, 2010, 138(9): 3514-3539. DOI:10.1175/2010MWR3233.1 |
[12] |
井喜, 屠妮妮, 井宇, 等. 中国MCC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6): 1597-1607. |
[13] |
蒲学敏, 白爱娟. 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引发MCC暴雨的形成机制分析[J]. 气象科学, 2021, 41(1): 27-38. |
[14] |
井宇, 井喜, 王瑞, 等. 黄河中游一次MCC致洪暴雨综合诊断分析[J]. 气象, 2008, 34(3): 56-62, 131. |
[15] |
常煜. 内蒙古典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雨团观测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16, 27(1): 56-66. |
[16] |
王宁, 王秀娟, 张硕, 等. 吉林省一场持续性暴雨成因及MCC特征分析[J]. 气象, 2016, 42(7): 809-818. |
[17] |
张晰莹, 吴英, 王承伟, 等. 东北地区MCC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 2010, 36(8): 32-39. |
[18] |
杨晓霞. 副热带高压边缘连续两次强降水形成机制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3): 62-72. DOI: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7.03.008 |
[19] |
LAING A G, FRITSCH J M.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in Africa[J]. Mon Wea Rev, 1993, 121(8): 2254-2263. DOI:10.1175/1520-0493(1993)121<2254:MCCIA>2.0.CO;2 |
[20] |
吕艳彬. 华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三维结构[J]. 民航学报, 2017, 1(1): 44-47, 30. |
[21] |
范俊红. 河北省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分析[D]. 兰州: 兰州大学, 2008.
|
[22] |
任丽, 杨艳敏. 东北冷涡底部一次MCC暴雨动力热力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1): 65-75. |
[23] |
万夫敬, 刁秀广. 两次MCC红外云图特征与天气实况异同性分析[J]. 气象, 2018, 44(6): 759-770. |
[24] |
赵桂香, 王晓丽, 王一颉, 等. 黄河中游地区MCC天气学分型及结构差异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1): 1-14. DOI: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9.01.001 |
[25] |
赵桂香, 王晓丽, 王一颉. 黄河中游地区初春与盛夏MCC结构特征比较分析[J]. 高原气象, 2017, 36(6): 1638-1654. |
[26] |
刁秀广, 孟宪贵, 万明波. 一次MCC红外云图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 山东气象, 2015, 35(2): 1-7. |
[27] |
钟晓平, 杨淑群, 朱远琼.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降水特征[J]. 高原气象, 1994, 13(2): 113-121. |
[28] |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3版.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393-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