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 100081
2.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本文分析了2017年秋季(9—11月,下同)北半球的大气环流特征及逐月演变对我国近海天气的影响,并对在此海域发生的典型灾害性天气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秋季季风交替显著,影响我国近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包括冷空气和热带气旋,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大风、降水等。此外,还分析了浪高和海表温度等海洋要素在秋季的变化,并总结了其他大洋的热带气旋情况。
本文中提到的海上大风、雷暴大风、海雾和大浪等几种重大过程的统计标准及使用的主要数据同文献[1-2]。
1 环流特征与演变 1.1 环流特征2017年秋季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图 1a)显示,秋季的北半球环流形势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两支主要低值中心分别位于东西半球,其中,东半球极涡中心位于北冰洋洋面上(83°N,120~125°E),中心位势高度525 dagpm;西半球中心位于格陵兰岛西部的埃尔斯米尔岛附近(80°N,85~90°W),中心位势高度522 dagpm。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且高纬西风带槽脊较夏季有明显减弱,长波槽分别位于鄂霍次克海、北西伯利亚地区、挪威海、哈德孙湾。在此形势下,极涡比常年偏弱(图 1b),北极呈现10 dagpm的正距平,而极涡的两中心附近有0 dagpm和4 dagpm的位势高度距平。我国近海北部海域处于平直的西风带控制之下,冷空气活动并不是很强,南部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为明显,表明秋季热带气旋的活动依然比较频繁[3]。
9月,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图 2a),两个槽线分别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和欧洲中西部。位于140°E附近的东亚大槽不明显,西风带较为平直。由距平场看到,我国近海海域基本处于零距平区,与往年同期季节持平。而北部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明显偏西,9月副高的西脊点位于(25°N,90°E)附近,强度接近常年。9月我国黄海、东海大部地区处于弱高压区域(图 2b)控制,我国近海的东海、黄海、渤海处于负距平区,夏冬季风交替转化时节,较为平稳。我国近海大风天气主要由于热带气旋影响造成,共有4次海上大风天气过程;9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共有3个热带气旋和1个热带低压生成。
10月(图 3a),环流以纬向型为主,但与9月相比,经向度有所加大,南支槽逐渐加深,平直的西风带略微南移,东亚大槽较常年同期略有加深,位于中西伯利亚的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形成一个中心强度为522 dagpm的冷涡。由距平场可以看出,我国中东部地区和渤海、黄海、东海大部近海海域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南海中东部海区出现负距平。中高纬度与中低纬度之间形成明显的差异,夏季环流正向冬季环流转变[4]。在海平面气压场上(图 3b),副高东退南移,西脊点移到(20°N,100°E)附近,与常年同期偏西。我国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的控制下,近海地区风向由西南风转为偏北风,而距平场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南北方的差异,渤海、黄海北部区域显示为正距平,冷空气活动不是很频繁;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区域与常年同期持平;而在东海南部和南海大部海区还是负距平,这些特征表明,南部气旋的频繁活动才是影响我国近海天气的主要原因。10月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过程共有4次,其中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3个,热带低压1个。4次过程中,转向2个,西行登陆2个。受其影响,海上大风过程共4次。
11月(图 4a),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依然呈“两槽一脊”型,与9月相比,东部的槽线东移到鄂霍次克海北部的上空,且存在一个中心强度为509 dagpm的冷涡,东亚大槽逐渐加深,位于东西伯利亚到日本海上空,较常年同期略强;脊线继续拉平并东移,使我国北部地区转为西北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冷空气,季节变化明显。副高继续南掉东退,西脊点位于(18°N,108°E)附近,接近常年同期。在海平面气压场上(图 4b),在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上空存在一个冷高压中心,其影响范围很广,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但距平场为负距平,较常年同期偏弱。渤海、东海中南部,以及南海大部地区为负距平,受此环流影响,上述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只有黄海海区较常年同期相当。冷暖空气交汇,在我国南方地区形成多降水的形势,11月共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均为西行,其中2个在越南登陆。
2017年秋季,我国近海共发生14次8级及以上大风过程。该季节,热带气旋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是影响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5]。大风过程中,有热带气旋参与的为9次;有冷空气参与的为11次。另外还有1次入海气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下的大风过程。秋季没有雷暴大风过程(表 1)。
热带气旋活动是造成9月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9月的2次大风均是受西偏北行路径的热带气旋的影响,部分海域风力有13~15级。10月和11月,冷空气过程增多,同时热带气旋依然活动频繁,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产生了7次大风过程。东海北部、南海西北部出现了8~10级、阵风11~12级的东北风,黄海南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出现了7~9级、阵风10~11级的偏北风或西北风。随着冷空气的加强,11月,受冷空气影响的大风过程明显增多[6]。
由大风影响海域来看,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的海域主要是北部的渤海和黄海,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影响范围推进至东海大部和台湾海峡。受入海气旋影响的海域是黄海和东海北部,其次是渤海和渤海海峡。在南海海域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出现了大风天气过程。
下面主要分析9月中旬1718号超强台风“泰利”和1719号强台风“杜苏芮”过程中引起的一次我国近海大范围的海上大风过程。
2.1.2 “泰利”和“杜苏芮”大风过程分析1718号强台风“泰利”于9月9日在关岛附近洋面(15°N,143.1°E)生成(图 5),之后迅速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趋近我国近海。“泰利”的中心于9月13日移入东海后,移速减慢,强度逐渐加强至超强台风级;当其在东海中部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后,强度逐渐减弱,并于9月17日以强热带风暴级别在日本鹿儿岛登陆。由此可见,台风“泰利”在东海滞留时间长达4 d,且滞留期间强度强,造成了我国东部近海长时间的大风天气。
1719号强台风“杜苏芮”于9月11日03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上生成(14.8°N,125.9°E)上生成(图 5),之后一路西行,于9月12日12时移入南海中东部海面后持续发展,9月13日2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9月14日06时加强为台风级,9月14日20时加强为强台风级,经历了由热带风暴级到强台风级的“四级连跳”。14日夜间至15日凌晨,“杜苏芮”以台风至强台风级的强度掠过海南南部海面,逐渐向越南中部沿海靠近。于9月15日12:15前后在越南广平省北部沿海登陆,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14级(45 m·s-1),最低气压值为950 hPa。
由热带气旋造成的大风天气,虽然主要影响系统是热带气旋,但是大风出现的范围、区域以及影响的时间,也受到周边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如副高、西南季风、冷空气或同时存在的其它热带气旋等[7]。此次由“泰利”和“杜苏芮”同时存在引起的大范围、长时间的大风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两个热带气旋、副高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由9月13—16日500 hPa高度图(图 6)演变可以看到,“泰利”进入东海后逐渐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其北侧的中高纬地区为低涡低槽控制,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但是北支为快速东移减弱收缩的形势,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小、强度弱,渤海海域的大风天气只短时间出现。之前呈东西带状分布的副高,在“泰利”移近后断裂为东西两环。
9月13日台风“杜苏芮”已经移入南海,并逐渐向西环副高靠近;“泰利”位于台湾以东洋面(图 6a),即处于东西高、南北低的鞍型场内,东侧为副热带高压,其北向移动,副高被高空槽切断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泰利”在此位置,移动缓慢;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东海和我国东部沿海,即“泰利”中心附近和其与东西两环副高邻近的强梯度区;而在其南北两侧,均出现一个两低之间的弱风区,即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和福建沿海的弱风区。在低纬度,台风“杜苏芮”沿588线继续向西移动;而在高纬度附近的冷低压中心迅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且中高纬度西风带为经向型,我国东海大部海域出现了9~12级大风,其中部分海域的风力有13~16级,南海中西部海域出现了8~12级的大风。“杜苏芮”附近的大风区,主要出现在南海中部和西北部以及华南沿海,即“杜苏芮”的中心附近、其西北侧与西环副高临近的大梯度区和南侧的西南季风区,而南海东北部,只在“杜苏芮”移入南海以前,出现了大风天气,当其移入南海后,则转变为两低之间的弱风区,由图 7a自动站实况数据得出的过程最大阵风图可以看出,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最大阵风在8级以上。“泰利”于14日(图 6b、7b)向北偏东转向,其中心位置右侧气压梯度相对较大,此时,台湾东北部洋面出现了9~10级大风,南海中西部海域出现了8~12级的大风。15日(图 6c)副高东撤减弱,位于贝加尔湖移动的冷空气南下,“泰利”缓慢北上。东海大部海域出现了8~12级大风,其中部分海域的风力有13~15级(图 7c)。随着台风“泰利”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大风的影响范围逐渐向北扩展至黄海,“泰利”(图 6d)于17日在日本登陆,其台风外围风力较大,继续影响我国东海、渤海和黄海大部,使近海地区风力连续4日出现9级以上大风;随着台风“杜苏芮”逐渐向偏西方向移动,大风范围扩展至北部湾和越南沿海。
2017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1个热带气旋(表 2,图 8),与多年平均持平。由路径(图 8)来看,有2个热带气旋:1716号强热带风暴“玛娃”和1720号强台风“卡奴”均在广州登陆;有3个热带气旋:分别是1719号强台风“杜苏芮”、1723号强台风“达维”和1725号热带风暴“鸿雁”在越南登陆;4个热带气旋北上,其中1718号“泰利”和1721号“兰恩”达到超强台风级别,主要影响我国东部近海及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和黄海南部海区。2017年秋季的热带气旋主要以西行为主,台风生成源地偏西,南海台风生成偏多,影响的区域集中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大部分海域。表 2为2017年秋季中央气象台热带气旋实时业务定强和定位的简表。
10月11日12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有热带低压活动,且其中心向偏西方向移动,10月12日09时该低压加强为今年第20号(1720号)台风“卡努”,之后“卡努”穿过吕宋岛北部,强度逐渐加强,于13日14时在南海中东部海面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日14时加强为台风级,15日04时加强为强台风级。而后“卡努”开始减弱并于16日03时25分前后在广东湛江徐闻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 m·s-1,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88 hPa。“卡努”登陆后强度继续减弱,西南行由雷州半岛进入琼州海峡,之后在北部湾东部海面上减弱消失。受“卡努”和冷空气影响,10月14—16日,浙江东北部、广东东部沿海和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等地累计降雨100~250 mm,浙江东北部沿海局地达300~500 mm,象山局地点雨量516 mm;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北部、广西等沿海地区出现8~9级大风,局地10~12级,广东番禺石油平台最大阵风14级。另外,台湾省东部累计雨量超过400 mm,台湾屏东局地雨量达1238 mm(图 9c)。
2017年秋季,东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共生成16个8级及以上风力的热带气旋,其中,北大西洋9个,东太平洋7个,印度洋有2个热带气旋生成。同历史平均(1981—2010年共30 a平均,南印度洋为2000—2010年共11 a平均)个数相比较,大西洋比平均数(6.2个)多2.8个,东太平洋比平均数(6.0个)多1个。印度洋比平均数(南印度洋2.5个,北印度洋2.6个)少3.1个。
11月30日,气旋风暴“奥克希”(OCKHI)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以西大约350km的印度南部近海海面上生成,成为本年度第一个阿拉伯海热带气旋。同日在澳大利亚西北的印度洋洋面上生成了一级热带气旋“达利娅”(DAHLIA)。在印度洋上,2017年秋季热带气旋生成较往年偏少。表 3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强天气预警中心发布的全球热带气旋信息统计表。
海浪是海水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传播的波动现象。本文利用法国卫星高度计AVISO反演的浪高场分析得到,2017年秋季浪高在2 m以上的海浪过程有24次(表 4)。其中,10月大浪及以上过程12次;9月在黄海东部、东海、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大部,北部湾地区出现了12 m的狂浪。
9月,冷空气势力还较弱,我国近海出现2 m浪高的日数为17 d。在强台风“泰利”和强台风“杜苏芮”的影响期间,台湾以东洋面出现了6~9 m的狂浪到狂涛区,东海南部出现了3~5 m的大浪到巨浪区;温州外海浮标19时观测到4.7 m的巨浪,舟山外海、海峡北口浮标19时分别观测到3.7 m、3.8 m的大浪;大陈、南麂海洋站19时分别观测到3.7 m、3.3 m的大浪。我国近海东海南部平均浪高在1~2 m,月平均浪高分布呈现出南北两头低,中间高的形势(图 10a)。由于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与海浪场强弱有密切关系,当移动速度较快时,波高增长速度慢,海浪不大;当移动速度较慢时,海浪充分增长,海浪大[4]。
随着冷空气加强,热带气旋依然活动频繁,10月,受强台风“卡努”与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南海北部出现了6~9 m的狂浪到狂涛区,东海出现了3~5 m的大浪到巨浪区。本月出现2 m以上大浪有26 d,由图 10b可以看出,10月平均浪高明显高于9月。在热带气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热带气旋受南下冷空气的阻挡,气压梯度增大,风速在气旋北部增大较快,大风持续时间长,加上右前象限的涌浪叠加,浪高和大浪范围多出现在热带气旋移动方向的右后象限[4],因此10月,高的浪高区域主要位于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和南海东北部。
11月,2 m以上浪高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以及台湾海峡、巴士海峡,东海中部海区(图 10c)。该季节,当冷空气南下,位于大陆的冷性高压东移到海面时,高压前部的偏东风使得东海南部至南海北部出现偏东风浪。
3.1.2 海浪个例分析9月14—15日,受超强台风“泰利”和“杜苏芮”的影响,东海南部出现了8~12 m的狂浪到狂涛区;温州外海浮标18时观测到8 m的狂浪。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南海中部出现了5~8 m的巨浪到狂浪区。9月16日13时,受台风“泰利”的影响,东海出现了6~10 m的狂浪到狂涛区,浙江北部、上海沿岸海域出现了2~3.4 m的中浪到大浪;舟山外海浮标12时观测到6.3 m的狂浪,长江口外海浮标12时观测到4.7 m的巨浪;大陈海洋站13时观测到2.8 m的大浪。一直到9月17日07时,受台风“泰利”的影响,东海东部出现了5~8 m的巨浪到狂浪区,东海西部出现了3~5.5 m的大浪到巨浪区;浙江北部、上海沿岸海域出现了2~3 m的中浪到大浪,江苏沿岸海域出现了1.5~2.5 m的中浪到大浪;舟山外海浮标06时观测到5.2 m的巨浪,长江口外海、温州外海浮标06时分别观测到3.5 m和3.9 m的大浪,17日21时影响趋于结束。
此次过程中(图 11),出现大浪的海区与大风的区域基本吻合。9月13日,出现两个海上大风区,分别位于东海和南海东北部,大浪区主要在东海南部和台湾海峡以东洋面,这主要是受两个台风的影响,且“泰利”此时移动速度14 km/h,而“杜苏芮”此时移动速度为20 km/h,可见,当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较快时,波高增长慢,海浪小,当热带气旋移动速度较慢时,海浪充分成长,海浪大,扩展范围也较广[8]。14日,出现两个大风区和对应的两个大浪区。15日,“杜苏芮”登陆越南,受南海地形影响,北部湾海浪相对较小,随着双台风的影响减小,沿岸地区海浪趋于减弱,大浪区出现在南海中西部。而大风驱使驱动的大浪在东海依然明显[9]。16日,“泰利”向东北方向移动转向进入日本海,我国东海依然出现了狂浪,台风外围影响较大。
我国近海海温的变化,在旬以下时间尺度内与台风、冷空气、温带气旋等天气过程密切相关,而海温在月、年际变化尺度上与太阳辐射、冷暖平流、洋流等因素相关[10-11]。秋季我国近海海温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图 12)。由逐月的月平均海表温度图可以看出,9月最高海温出现在南海海域,此海域整体海温在30 ℃左右。10月南海海表温度降低了1 ℃,渤海、黄海海域的海温由24 ℃降低到19 ℃,东海海域海温变化梯度增大较明显。11月,海温等温线分布越来越密集,渤海月平均海温降到11 ℃左右,黄海海域有一明显暖舌向北延伸,此海域大部分海温在15 ℃以上,东海海域海温呈现东北—西南梯度分布,月平均降温2 ℃左右,而南海海区的海温9月最高温为30 ℃左右,10月海温为29 ℃左右,11月南海南部海温仍有29 ℃左右,南海北部海温降到25 ℃以上,且海温梯度较大。总体来说,秋季我国近海南部25°N以南海温变化不大,北部35°N以北海温降幅明显,且因大陆和海洋的差异使得我国近海沿岸地区的海温梯度线较密集。
2017年秋季,北半球极涡由夏季单极型转变为秋季偶极型分布,冷空气活动趋于增强,中低纬度热带气旋活动依然频繁。9月,副高明显偏西,我国近海天气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10月,副热带高压略东退南撤,冷空气活动有所增多,热带气旋活动依然频繁。11月,冷空气南下,活动频繁。具体天气总结如下:
1) 秋季,我国近海共出现14次明显的大风过程,8级以上大风的天数为42 d。热带气旋引起的海上大风过程较强,随着季节转换,冷空气影响下的大风过程逐渐增多。
2)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1个台风,其中2个在我国沿海登陆, 4个转向北上,7个西行进入我国南海。台风生成源地偏西,南海台风生成多。其他各大洋共生成热带气旋18个,分别为:北大西洋9个、东太平洋7个、印度洋2个。
3) 浪高在2 m以上的大浪过程有24次。9—10月,由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再加上冷空气由北向南影响,大浪日数较多,2 m以上大浪日数分别是:9月17 d、10月26 d。11月,2 m以上浪高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
4) 我国近海表面温度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由北到南温度分布梯度趋于减弱,黄、渤海海温变化较大,南海中部到南部海域海温变化不明显。
5) 秋季,我国近海未出现雷暴大风天气,也未出现大范围的海雾过程。
[1] |
王慧, 杨正龙, 许映龙, 等. 2017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3): 73-84. |
[2] |
王海平, 王慧, 杨正龙, 等. 2017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4): 75-84. |
[3] |
李霞, 王捷纯, 何如意. 一次春季冷空气引发海上大风天气过程的分析[J]. 广东气象, 2013, 35(1): 19-23.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13.01.004 |
[4] |
阎俊岳, 陈乾金, 张秀芝, 等. 中国近海气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140.
|
[5] |
徐蜜蜜, 徐海明. 我国近海大风分布特征及成因[J].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6): 716-723. DOI:10.3969/j.issn.1004-4965.2010.06.010 |
[6] |
李庆, 马卫民, 张学礼. 中国东南近海秋末冬初一次强冷空气大风过程分析[J]. 海洋预报, 2007, 24(3): 83-89. DOI:10.3969/j.issn.1003-0239.2007.03.011 |
[7] |
徐家良, 穆海振. 台风影响下上海近海风场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3): 281-286. DOI:10.3969/j.issn.1004-4965.2009.03.004 |
[8] |
张荷霞, 刘永学, 李春满, 等. 基于JASON-1资料的南海海域海面风、浪场特征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5): 53-63. |
[9] |
孙群, 宋金宝, 陈小刚. 利用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东中国海的风、浪场特征[J]. 海洋科学, 2006, 30(4): 10-15. DOI:10.3969/j.issn.1000-3096.2006.04.003 |
[10] |
张秀芝, 裘越芳, 吴迅英. 近百年中国近海海温变化[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 799-807. |
[11] |
白彬人, 宋家喜. 中国近海沿岸海温多时间尺度变率及影响其变化的天气气候因素[J]. 海洋预报, 2005, 22(4): 78-88. DOI:10.3969/j.issn.1003-0239.2005.04.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