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0;
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0
2. Key Laboratory of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and Climate in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3. Pilot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Qingdao 266100, China
南海位于亚洲大陆、印度洋与太平洋交合处,是南海季风的核心区和影响东亚天气气候的重要水汽通道。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和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1-2]。南海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异常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和中国气候也有显著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在前期春季,南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SST为正(负)异常时,呈现长江流域偏多(偏少)、华南和华北地区偏少(偏多)的分布[3];华南地区冬季降水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或南海SST为暖异常时会增多[4-5],因此关于南海SST异常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对南海SST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南海SST异常在ENSO事件发生次年呈现双峰值的特征[6-8]。当赤道东太平洋发生ENSO暖(冷)事件时,南海SST也会出现强度相当的异常偏高(低)现象[6],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南海SST异常会出现双峰值的演变过程,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ENSO事件发生次年的2月和8月,第一个峰值的出现主要与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异常有关,而第二个峰值主要由南海南部的平均地转热平流导致[7],夏季风减弱、越南东部沿岸上升流减弱也会导致SST升高[8]。
除ENSO外,印度洋对南海SST异常也有重要作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冬季,在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夏季显著的气候异常依然存在于南海,厄尔尼诺的影响能持续到夏季是由于赤道印度洋的“电容器”效应[9]:厄尔尼诺事件达到盛期时,在遥相关的作用下,赤道印度洋会由于西南海盆的下沉Rossby波而增暖[10],这是“充电”过程;赤道印度洋的SST异常会持续到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的夏季,在厄尔尼诺衰退后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这是“放电”过程。印度洋对南海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实现的,ENSO导致的赤道西太平洋对流异常冷却激发的海洋Rossby波传到西南印度洋会导致海温增暖,在赤道两侧形成反对称风场,赤道北侧的异常东北风会持续到夏季造成北印度洋的二次增暖[11-12],增暖激发的斜压Kelvin波东传到赤道西太平洋,由于边界层摩擦作用而产生Ekman辐散,抑制局地的对流并形成反气旋式环流,其西南侧的东风异常会反过来减弱南海夏季的西南季风,抑制海表蒸发作用,导致海表潜热损失减少,南海海温升高[9]。南海SST异常与ENSO和印度洋均有关,但ENSO与南海SST异常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ENSO对南海SST的影响在1870—2007年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40年之前呈单峰值特征,1960年之后呈双峰值特征[13]。关于大气过程对ENSO期间南海SST年代际变化的贡献,已有研究进行了探讨[13-14]:ENSO与南海SST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赤道印度洋对ENSO的响应发生了变化,ENSO增强,赤道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响应增大,由此导致的西北太平洋大气异常更强烈[13];另一方面,是因为PJ/EAP波列增强导致更强烈的东风异常使南海SST异常的持续时间更长[14]。大部分学者在研究ENSO对南海影响时没有考虑到印度洋和ENSO的相互作用。本文用偏相关等方法探究ENSO、印度洋对南海SST的独立影响以及在印度洋“电容器”效应加强的背景下,ENSO与南海SST异常的关系有无变化,发生的是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物理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用的资料为: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重建ERSSTv3[15]、v4[16]、v5[17]资料,时间是1854—201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大气资料[18],包括表面风场,850 hPa风场和位势高度场,潜热通量,感热通量,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资料,时间是1948—2017年。由于NCEP资料时间短,为统一时间跨度,选择1948—2017年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用Niño3.4指数表征ENSO,用[0]表示厄尔尼诺发展年,[1]表示厄尔尼诺衰减年,南海海温取102°~120°E,2°~20°N的区域平均,热带印度洋海温取40°~100°E,20°S~20°N的区域平均。为研究ENSO与南海SST异常的关系是否存在年代际变化,首先求得海温距平并去除全球变暖的线性趋势,然后将南海SST异常与Niño3.4指数进行21 a滑动相关分析。其次,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ENSO、热带印度洋对南海的独立影响。最后,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可能导致ENSO对南海SST影响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原因。
2 结果分析 2.1 ENSO对南海SST的影响为了研究ENSO与南海SST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给出了南海SST异常与Niño3.4指数21 a滑动相关(图 1a)。从图中可以看出,1948—1988年间,ENSO对南海地区SST的影响呈双峰值特征,与前人的研究结果[7]一致,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的1月和6月左右,第二个峰值可以一直持续到8月。1988年之后,ENSO对南海地区SST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的第一个峰值明显减弱,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的第二个峰值仍然存在且出现时间更晚。ENSO对南海SST影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用NOAA的其他版本资料和HadISST资料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图略)。
前人的研究表明ENSO对南海SST的影响与印度洋有关[9, 11-12, 14, 19],为了研究ENSO对南海的独立影响,将Niño3.4指数与南海SST异常做偏相关(图 1b)。从图中可以看出,去掉热带印度洋的作用后,1988年之前ENSO对南海SST异常影响的第二个峰值明显减弱,1988年之后第二个峰值基本消失,这说明印度洋“电容器”效应对ENSO影响南海SST异常这一过程在1988年之后增强。图 2a也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由南海SST异常与热带印度洋5、6月SST异常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印度洋对南海的影响在1976/1977年之后开始增强,在1988年后更加显著。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前,热带印度洋增暖持续不到ENSO事件衰减年的夏季,西北太平洋的大气异常很弱;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热带西南印度洋温跃层变浅,ENSO引起的印度洋增暖在1976/1977年之后明显增强[20],印度洋增暖持续的时间更长,由此导致的西北太平洋的大气异常也更加显著[14],从而导致更强的“电容器”效应。
热带印度洋对南海SST的影响是ENSO间接作用的结果,ENSO通过遥相关作用在西南赤道印度洋的温跃层脊处造成持续的SST异常增暖现象,增暖导致赤道两侧形成反对称风场,赤道北侧的东北风异常会引起北印度洋的“二次增暖”。北印度洋增暖激发的斜压Kelvin波传到赤道西太平洋形成异常的反气旋式环流,反气旋环流西南侧的偏东风会反过来减弱南海的西南季风,引起南海夏季的SST异常[9]。图 2b是南海SST异常与印度洋5、6月SST异常的偏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去掉ENSO的影响之后热带印度洋的作用变得不显著,这说明热带印度洋对南海的影响确实是通过ENSO作用间接实现的。
2.2 ENSO与南海SST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ENSO对赤道太平洋以外海域的影响是通过沃克环流形成的“大气桥”实现的[21],在ENSO暖阶段,赤道西太平洋的对流活动会东移导致沃克环流改变,在赤道中部和东部太平洋出现异常上升气流,赤道大西洋和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出现异常下沉气流,因此哈得来环流在东太平洋加强而在大西洋和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减弱。异常的沃克环流和哈得来环流会引起海面风场的变化,从而导致SST异常。根据图 1a中ENSO对南海影响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将1948—2017年分为两个时期:1948—1988年和1989—2017年,分别探究在不同年代际背景下,ENSO对南海SST异常产生影响的物理过程。
图 3是Niño3.4指数与南海SST异常、表面风异常的相关系数,与图 1a的相关系数分布基本一致。在厄尔尼诺年冬季,1948—1988年南海SST显著增暖,但1989—2017年南海SST增暖很弱。两个时期的风场存在显著的差异,1948—1988年南海南部出现的是东南风异常,南海北部出现的是西南风异常,异常偏南风与南海冬季盛行的东北季风方向相反,利于增暖;1989—2017年的厄尔尼诺年冬季,南海北部出现的也是异常南风,南海南部风场变化明显,异常风为东风,不利于增暖。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的夏季,两个时期南海SST都存在显著增暖,1948—1988年增暖从晚春初夏开始出现,1989—2017年的增暖比前一个时期晚,持续时间更长。从风场来看,两个时期的异常风都是东北风,与盛行季风风向相反,利于增暖,1989—2017年6—7月的东北风异常更强,这可能是导致增暖持续时间更长的原因。
ENSO事件衰减年的夏季,南海的海温异常与印度洋的“电容器”效应关系密切[9],20世纪70年代以后印度洋的增暖持续时间更长,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反气旋式环流会更强, 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更加明显[22]。图 4是Niño3.4指数与冬、夏季节850 hPa风场和位势高度场的回归系数图,从环流场来看,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存在明显的反气旋式环流(图 4a、b),与前一时期相比,1989—2017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更强,反气旋式环流西南侧的偏东风异常也更明显,异常东风会减弱南海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导致南海SST异常增暖。
不同类型的ENSO产生的气候影响也存在差异[23],在1988/1989年冬季ENSO类型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在1988/1989年后,西太平洋温度变化大,东太平洋温度变化小,CP型ENSO显著[24],CP型ENSO事件发生时菲律宾海反气旋位置与EP型ENSO相比位置更加偏西[25]。由图 4b来看,厄尔尼诺年的冬季,两个时期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强度和位置存在显著差异:1989—2017年冬季菲律宾海反气旋的强度更强,反气旋中心也更加偏西,南海地区的南风异常偏弱,对冬季东北季风的抵消作用相对小,不利于南海增暖,这可能是1989—2017年厄尔尼诺年冬季南海异常峰值减弱的原因。
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期,大气和海洋会发生异常变化。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升高,赤道东风风力减弱甚至转为西风,沃克环流上升支东移,南海地区出现异常的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更加偏南、偏西,副热带高压南部的东风气流会在其西侧转为西南向的气流,导致南海夏季风增强[26]。图 5a中等值线表示1948—1988年南海SST异常与Niño3.4指数的相关性,1月相关性达到峰值,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的特征,1月之后相关性开始减弱,随着厄尔尼诺的消亡,南海SST异常达到第一个峰值的过程结束。4月相关系数逐渐增大,在7月左右再次达到最大值。将两个时期的SST异常与Niño3.4指数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89—2017年的相关系数普遍比1948—1988年低。从风场来看,1989—2017年,1月南海南部的异常南风有减弱趋势,在东南部海域甚至转为与气候态风场一致的东北风,这会导致1月东北季风风力增大,海表蒸发作用加强,潜热通量损失增加(图 6a),带走更多的海表热量,导致南海SST异常1月峰值减弱。
ENSO影响造成的风场异常不仅会影响南海地区的热力过程,还会导致异常的动力过程——Ekman抽吸。图 5中填色部分显示的是Niño3.4指数与海面风场的回归系数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垂直涡度,南海地区受ENSO的影响会在北半球的冬春季节造成南风异常,在夏季造成东风异常(图 3),异常风会导致异常的Ekman抽吸,从而引起上升和下沉运动,异常的下沉运动会抑制低层冷水的上翻,利于SST升高。将图 5的垂直涡度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与1948—1988年相比,1989—2017年1月只有南海的南部和北部存在弱的上升运动,大部分海域发生的是下沉运动,不利于SST冷却,因而Ekman抽吸作用对1月峰值减弱的贡献很小。
南海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之间的关联是通过ENSO驱动的大气遥相关改变表面热通量和风场来实现的,这一部分从热通量的角度讨论可能导致1月峰值减弱的原因。将图 6中两个时期的热通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89—2017年,潜热通量在南海15°N以北有增暖作用,15°N以南有冷却作用,冷却作用比1948—1988年更强;1989—2017年,短波辐射对南海增温作用更明显,南海地区云量减少导致短波辐射增加,不利于1月峰值消失;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都有利于1月峰值的减弱,但由于二者的量级较小,对南海SST异常的贡献较其他两项也相对小。
3 结论通过分析NOAA的重建SST资料和NCEP的再分析大气资料,探究了ENSO对南海SST影响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和导致二者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1) ENSO对南海地区SST异常的影响在1988年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ENSO对南海地区SST异常的影响呈双峰值特征,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厄尔尼诺年的1月和厄尔尼诺年次年的6月左右;20世纪80年代之后,厄尔尼诺年冬季的第一个峰值明显减弱,第二个峰值出现时间推后。
2) 印度洋对南海的影响是ENSO的间接作用,印度洋“电容器”效应对ENSO影响南海SST异常这一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增强,20世纪80年代后更加显著,这可能是印度洋“电容器”效应在20世纪70年代后增强导致的:印度洋的电容器效应在1976/1977年发生了稳态转换,1976/1977年后印度洋增暖持续时间更长,ENSO发生的次年夏季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反气旋式环流更强,由此导致的海气相互作用也更强。
3) 厄尔尼诺年冬季ENSO对南海地区SST异常的第一个峰值减弱可能是因为1988/1989年后ENSO类型发生了年代际变化,1989年后CP型ENSO更加显著,冬季菲律宾海反气旋的强度更强、反气旋中心更加偏西,异常风导致冬季南海地区风增强,潜热损失增加,从而抑制了南海SST的异常增暖。
[1] |
王皘, 钱传海, 张玲.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概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2): 1-11. |
[2] |
张福颖, 潘爱军, 范伶俐. 中国南方冬雨与El Niño事件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差异及其成因[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4): 38-44. |
[3] |
闵锦忠, 孙照渤, 曾刚. 南海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及降水的影响[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23(4): 542-548. DOI:10.3969/j.issn.1674-7097.2000.04.011 |
[4] |
ZHOU L T, TAM C Y, ZHOU W, et al. Influence of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SO on winter rainfall over South China[J]. Adv Atmos Sci, 2010, 27(4): 832-844. DOI:10.1007/s00376-009-9102-7 |
[5] |
ZHOU L T, WU R G. Respective impact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ENSO on winter rainfall in China[J]. J Geophys Res:Atmos, 2010, 115(D2): D02017. |
[6] |
钮智旺. 南海表层水温的长周期振荡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J]. 海洋学报, 1994, 16(2): 43-49. |
[7] |
WANG C Z, WANG W Q, WANG D X, et a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ed with El Niño[J]. J Geophys Res:Oceans, 2006, 111(C3): C03023. |
[8] |
黄卓, 徐海明, 杜岩, 等. 厄尔尼诺期间和后期南海海面温度的两次显著增暖过程[J]. 热带海洋学报, 2009, 28(5): 49-55. DOI:10.3969/j.issn.1009-5470.2009.05.008 |
[9] |
XIE S P, HU K M, HAFNER J, et al. Indian Ocean capacitor effect on Indo-Western Pacific climate during the summer following El Niño[J]. J Climate, 2009, 22(3): 730-747. DOI:10.1175/2008JCLI2544.1 |
[10] |
XIE S P, ANNAMALAI H, SCHOTT F A, et 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s of South Indian Ocean climate variability[J]. J Climate, 2002, 15(8): 864-878. DOI:10.1175/1520-0442(2002)015<0864:SAMOSI>2.0.CO;2 |
[11] |
DU Y, XIE S P, HUANG G, et al. Role of air-sea interaction in the long persistence of El Niño-induced north Indian Ocean warming[J]. J Climate, 2009, 22(8): 2023-2038. DOI:10.1175/2008JCLI2590.1 |
[12] |
DU Y, XIE S P, YANG Y L, et al. Indian Ocean variability in the CMIP5 multimodel ensemble: The Basin Mode[J]. J Climate, 2013, 26(18): 7240-7266. DOI:10.1175/JCLI-D-12-00678.1 |
[13] |
XIE S P, DU Y, HUANG G, et al. Decadal shift in El Niño influences on Indo-Western Pacific and East Asian climate in the 1970s[J]. J Climate, 2010, 23(12): 3352-3368. DOI:10.1175/2010JCLI3429.1 |
[14] |
YANG Y L, XIE S P, DU Y, et al. Interdecadal difference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China Sea SSTs associated with ENSO[J]. J Climate, 2015, 28(18): 7145-7160. DOI:10.1175/JCLI-D-15-0057.1 |
[15] |
SMITH T M, REYNOLDS R W, PETERSON T C, et al. Improvements to NOAA's historical merged land-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 (1880—2006)[J]. J Climate, 2008, 21(10): 2283-2296. DOI:10.1175/2007JCLI2100.1 |
[16] |
HUANG B Y, BANZON V F, FREEMAN E, et al.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ersion 4 (ERSST.v4). Part I: Upgrades and intercomparisons[J]. J Climate, 2014, 28(3): 911-930. |
[17] |
HUANG B Y, THORNE P W, BANZON V F, et al.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ersion 5 (ERSSTv5): Upgrades, validations, and intercomparisons[J]. J Climate, 2017, 30(20): 8179-8205. DOI:10.1175/JCLI-D-16-0836.1 |
[18] |
KALNAY E, KANAMITSU M, KISTLER R, et al. The NCEP/NCAR 40-year reanalysis project[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6, 77(3): 437-471. DOI:10.1175/1520-0477(1996)077<0437:TNYRP>2.0.CO;2 |
[19] |
WU R G, KIRTMAN B P, KRISHNAMURTHY V. An asymmetric mode of tropical Indian Ocean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boreal spring[J]. J Geophys Res:Atmos, 2008, 113(D5): D05104. |
[20] |
CHOWDARY J S, XIE S P, TOKINAGA H, et al.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ENSO teleconnection to the Indo-Western Pacific for 1870-2007[J]. J Climate, 2012, 25(5): 1722-1744. DOI:10.1175/JCLI-D-11-00070.1 |
[21] |
张萍, 徐峰, 涂石飞, 等. 1979—2017年南海SSTA时空特征及其与沃克环流异常的相关[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1): 15-25. |
[22] |
HUANG G, HU K M, Xie S P. Strengthening of tropical Indian Ocean teleconnection to the northwest Pacific since the mid-1970s: An atmosphere GCM study[J]. J Climate, 2010, 23(19): 5294-5304. DOI:10.1175/2010JCLI3577.1 |
[23] |
FENG J, WANG L, CHEN W, et al. Different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Pacific Ocean warming on Southeast Asian rainfall during boreal winter[J]. J Geophys Res: Atmos, 2010, 115(D24): D24122. |
[24] |
JEONG H I, AHN J B, LEE J Y, et al. Interdecadal change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of two types of ENSO[J]. Climate Dyn, 2015, 44(3/4): 1073-1091. |
[25] |
YU S, SUN J Q.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and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J]. Int J Climatol, 2018, 38(13): 4846-4859. DOI:10.1002/joc.2018.38.issue-13 |
[26] |
梁建茵, 林爱兰, 李春晖. 南海及周边地区TBB季节内振荡及其与ENSO的联系[J]. 气象学报, 2005, 63(3): 267-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