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2020年春季(2020年3—5月,下同)北半球的大气环流特征及逐月演变对我国近海天气的影响,并对我国近海海域发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进行了总结。除此之外,还分析了热带气旋、浪高和海面温度等气象、水文要素在春季的变化特征,同时简要统计了全球各海域热带气旋的基本情况。
文中提到的海上大风、海雾和大浪等几种重大过程的统计标准及使用的主要数据同文献[1-3]。
1 环流特征与演变 1.1 环流特征2020年春季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及距平场(图 1)显示,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极涡较常年平均值偏强,中心最低强度为512 dagpm,较常年偏低约8 dagpm,中高纬度西风带呈现为3波型。欧亚大陆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西侧的槽区位于乌拉尔山以西,并向南延伸到地中海以东地区,东亚大槽位于鄂霍次克海至日本海洋面,脊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区。从距平图上看,西侧槽区伴有负距平,而高压脊区伴有强的正距平,东亚大槽与常年相比较差别不大。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及北部海域处于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下,这种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东部和南部海域环流较为平直,与常年相比变化不大。
3月,欧亚大陆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高纬环流与常年相比经向性更强,呈两槽一脊型(图 2a)。西侧的槽区位于黑海以西至地中海东部上空;中纬地区有小槽东移;东亚大槽位于鄂霍次克海至日本海洋面;弱脊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区。亚洲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呈弱经向性,与纬向环流相比,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从距平场上看,东亚槽区位于弱正距平区,但其后的脊区有较强正距平,东亚大槽与常年相比位置偏西且偏强;槽前的高压脊区也伴有强的正距平,这种形势有利于冷空气渗透南下。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西北气流控制,冷空气活动对北方海域影响较大。由相对应的海平面气压场和距平图(图 2b)可以看到,冷高压中心位于贝加尔湖以西,中心气压为1 030 hPa左右,我国北部及东部海域位于冷高压前部,有弱的负距平,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多而不强[4]。
4月,欧亚大陆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高纬环流仍然为“两槽一脊”型,欧亚大陆及我国近海海域上空为经向环流。与3月相比,东亚大槽位置变化不大,乌拉尔山以西的大槽东移至乌拉尔山附近并明显加强,两槽之间的西伯利亚地区仍为脊区且明显加强。从距平图上看,高压脊区伴有正距平,而东亚大槽处于负距平区,这种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和南下(图 3a)。由海平面气压场和距平图可以看到,4月冷高压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地区,中心气压值为1 025 hPa左右,大陆高压较常年偏强。我国近海的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为高压区控制,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冷空气活跃且强度比常年偏强(图 3b)。
5月,欧亚大陆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高纬环流仍然维持“两槽一脊”型(图 4a),两槽分别位于西欧和东亚地区,西欧槽在中高纬地区比常年略深,东亚大槽明显减弱且偏西,脊区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地区,且明显强于常年。在中低纬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其上不断有小槽东移,造成本月气旋活跃。从海平面气压场和距平图(图 4b)上可以看到,贝加尔湖附近的冷高压强度减弱,我国近海海域处于两个高压之间的弱低压区控制下且伴有负距平,影响我国近海的冷空气较弱。
2020年春季,我国近海出现了13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表 1),其中冷空气大风过程4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5次,温带气旋影响的大风过程4次。
从大风的时间分布来看,大风过程一般持续2~3 d,冷空气过程主要发生在3—4月,5月主要是入海温带气旋过程。3月,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多而不强,观测到8级以上大风过程的次数(5次)相对于2018年3月和2019年3月[2-3](分别为7次和8次)偏少。4月,冷空气活跃且强度比常年偏强,大风过程和持续时间与3月相当。5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弱,3次大风过程均为受入海温带气旋影响。其中5月17—19日的过程伴有雷暴大风天气;5月21—22日的过程,大风区有南北两个区域,北部海域受入海气旋影响,南部海域受静止锋影响。下面重点对3月18—19日的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进行分析。
2.1.2 3月18—19日大风过程分析3月18日19时—19日14时的大风过程主要影响我国北方海域,渤海、渤海海峡出现了8~9级、阵风10~11级的偏北到西北风,其中渤海海峡偏西部海域的风力为9~10级、阵风11级,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出现了7~8级、阵风9级的西南风转偏北风,黄海南部海域出现了6~7级、阵风8级的西到西南风。这次过程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是观测到的风速很大,大连蛇岛站(站号54653)在19日23时出现了28.3 m·s-1的平均风,极大风34.2 m·s-1,蓬莱站(站号54654)在19日23时30分出现了25.1 m·s-1的平均风,极大风27.6 m·s-1。
从500 hPa形势场上看,3月17日(图略),蒙古国东部有一个横槽,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18日槽区东移转竖,20时(图 5a)分裂为南北两支槽区,南支槽区影响我国东北南部和华北地区,槽后的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19日08时(图 5b),冷中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值达到-38 ℃,槽底南压至黄海海域,随后该槽区继续东移加深,19日夜间,槽区移至日本海、朝鲜海峡一带,对我国海区的影响趋于结束。
地面图上,18日中午(图略)在500 hPa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区,有一弱气旋生成,中心位于华北地区,18日20时(图 6a)气旋中心东移入渤海并加强,在渤海观测到的最低气压为997 hPa。19日02时(图 6b)气旋中心东移至黄海北部海域,强度维持,同时在内蒙古地区有一冷高压存在,渤海、黄海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较大,本次过程的大风区域主要出现在锋面后部的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19日08时,气旋中心移入日本海,强度逐渐加强,大风区也随之东移,出现在黄海东部海域。19日夜间,我国北部海域风力减弱到6级以下,此次大风过程结束。
研究[5-8]表明,中低层的冷平流可以诱发地面大风过程,故分析925 hPa的冷平流可以看到大风在这次过程中的发展变化。3月18日20时,气旋中心移入渤海,渤海西部受较强的冷平流影响(图 7a),大值中心达到-18×10-4 K·s-1,渤海出现了8~9级、阵风10~11级的偏北到西北风,而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受明显的暖平流影响,中心达到12×10-4 K·s-1。到了19日02时(图 7b),冷平流东移至渤海海峡、黄海西部海域,大值中心在-12×10-4 K·s-1以上,大风区也随之东移,渤海海峡偏西海域的风力达到9~10级、阵风11级,黄海东部受暖平流影响,中心值为12×10-4 K·s-1。气旋中心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处,冷平流降温和暖平流增温汇合加大了气旋发展的斜压性,致使该区域层结的斜压不稳定增长,这种斜压不稳定引起的上升运动对气旋发展有利[9-10]。19日08时,气旋东移至日本海后强度持续加强。
2020年春季,我国近海出现了7次比较明显的海雾过程(表 2),分别为:3月3次,4月1次,5月3次。一般的海雾过程持续时间在2~3 d。从环流形势来看,主要是500 hPa高空以平直的偏西气流为主,地面雾区主要处于高压后部、低压前部的偏南暖湿气流控制区域,中低层大气比较稳定。下面对4月末5月初的海雾个例进行分析。
4月29日夜间至30日,雾区位于黄海大部海域及渤海海峡。5月1日白天,雾区向东向北收缩,范围减小,夜间雾区主要位于黄海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5月2日白天,雾区主要位于黄海北部海域,夜间,渤海海峡、黄海西部海域出现雾。日本葵花8号卫星的可见光监测(图 8)揭示了此次海雾过程的空间分布变化。
4月30日,500 hPa形势场中黄海海域受槽后西北风控制,槽后下沉气流有利于低层形势场的稳定,地面位于高压系统后部、低压系统前侧的偏南暖湿气流中(图略)。5月1日和2日,黄海西侧有气旋发展,雾区向东向北收缩,西北太平洋海上高压稳定存在,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不断向北输送暖湿空气,有利于黄海北部和东部雾区的维持。
一般来说,有利于海雾发生发展的低层气象条件包括:低层(850 hPa以下)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低层的温度露点差较小[11];低层存在等温或者逆温,空气层结较稳定。由4月30日08时和5月1日08时的2 m相对湿度和10 m风场(图 9)看到,雾区以偏南风为主,有利于南部海面的暖湿水汽向北方冷海面输送,而且风速在6~8 m·s-1,有利于平流冷却雾的维持,出雾海区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最大达到95%以上。1 000 hPa相对湿度值在70%以上的分布形态(图 10)与2 m相似,但是范围要缩小一些,4月30日08时和5月1日08时的最大湿度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和中东部,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雾区边缘的相对湿度在70%左右,雾区风向与10 m一致,以偏南风为主,风速在10~12 m·s-1。平流冷却雾成雾的气海温差范围为0.5~3 ℃,气海温差大于5 ℃或者小于-0.1 ℃时,平流冷却雾的生成机会不多[12],本次过程在4月30日08时气海温差范围为0~2 ℃,5月1日和2日08时为2~3 ℃(图 11),海面温度略低于气温,有利于低层大气中水蒸气的冷却凝结,形成海雾。从低层温度差分布(图 12)来看,4月30日,渤海、黄海在925 hPa以下有弱的逆温层,925 hPa和1 000 hPa温差最大在3~5 ℃;5月1日,黄海海域低层稳定性加强,925 hPa和1 000 hPa最大温差达到6~7 ℃,大值区分布在黄海北部和东部、渤海北部,与雾区范围对应;5月2日,低层层结稳定的区域北缩,对应雾区范围也进一步缩小。
2020年春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台风(表 3),比1949—2019年平均值(约2.09个)偏少1.09个。2001号台风“黄蜂”(VONGFONG)于5月12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图 13),随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快速增强至强台风级,14日白天以强台风级在菲律宾中部近海登陆。之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菲律宾中北部,并于16日进入巴士海峡减弱为热带低压,对我国影响不大,主要给南海东部海域、巴士海峡等海域带来6~8级的大风天气。
2020年春季,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之外的其他各大洋共有热带气旋9个(表 4),分别为南太平洋2个,东太平洋1个,北印度洋1个,南印度洋3个,澳大利亚附近海域1个,北大西洋1个。同历史平均(1981—2010年共30 a平均,南印度洋为2000—2010年共10 a平均)个数对比来看,东太平洋(常年平均0.6个)、北印度洋(常年平均0.9个)、北大西洋(常年平均0.1个)比常年平均偏多,南半球(11个)比常年平均偏少。
2020年春季,我国近海有效波高(以下简称“浪高”)在2 m以上的海浪过程有10次(表 5),大浪过程基本对应有海上大风过程,但是大风过程的时间与大浪过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浪高的大小受风时风区、波浪的成长与传递以及地形等原因影响。主要的大浪区域有东海、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北部湾、南海南部海域未出现2 m以上的海浪过程。
3月,我国近海大于2 m浪高的过程有4次,日数9 d,4月大于2 m浪高的过程为5次,日数6 d,5月大于2 m浪高的过程1次,日数为1 d。随着季节的转变、风力的减小,2 m以上浪高日数也明显减少。从最大浪高来看,3月大浪过程中最大的浪高都在2.5~3 m之间,较之4月和5月的2.2~2.5 m要高一些。
由浪高场的月平均分布(图 14)来看,2020年春季,我国近海海域浪高较小,各个海区平均浪高都在1.6 m以下。3月平均浪高的大值区在东海东部、台湾以东洋面和巴士海峡,浪高在1.6 m以上。4月我国北部和东部海区的平均浪高比3月有所减小,南部海域略有增大,东海东南部、台湾以东、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的浪高在1.6 m以上。5月南部海区浪高明显减小,仅黄海南部部分、东海、台湾以东、巴士海峡浪高在1.0~1.4 m之间,其他海域均低于1.0 m。
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在春季的逐月变化比较明显。由逐月平均海温分布(图 15)可以看出,春季我国近海海域都是逐渐升温的过程,尤其是北部海域升温更明显,渤海3月的海温在3~5 ℃,4月上升到7~9 ℃,到5月则达到12~15 ℃,平均每月升温4~5 ℃。黄海与渤海类似,3月黄海海温在4~10 ℃,4月为8~13 ℃,5月为11~17 ℃,平均每月升温3~4 ℃。东海海域呈现较为密集的等温线,等温线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伸展,3—4月除了长江口沿岸海域外其他海域海温变化不大,为15~23 ℃,4—5月升温明显,平均升高5 ℃左右,5月海温为20~25 ℃。我国南部海域海温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北部海域,南海最高海温由28 ℃上升到30 ℃,南海北部沿岸地区海温从21~22 ℃逐渐升高到26~28 ℃。
由逐月平均海温的距平场(图 16)可以看到,2020年春季我国近海海温整体是较常年平均偏高的。3月,黄海中西部和西南部、北部湾较常年平均偏高1.5 ℃左右,东海西南部沿岸海域偏低0.25 ℃左右,其他海域海温都略高于常年平均。4月,黄海中西部和西南部仍较常年平均偏高1.5 ℃左右,东海西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部分海域较常年平均偏低。5月,北部海域略低于常年平均,其余海域均高于常年平均,其中长江口附近海域较常年平均偏高1.5 ℃。
2020年春季,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极涡较常年平均值偏强,中高纬度西风带呈现为3波型。3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多而不强,对北方海域影响较大。4月,我国近海海域上空为经向型环流,有利于冷空气南下。5月,中低纬地区不断有小槽东移,影响我国近海的冷空气较弱,以温带气旋影响为主。具体天气总结如下:
1) 我国近海出现了13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冷空气大风过程4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5次,温带气旋影响的大风过程4次。
2) 我国近海共出现7次比较明显的海雾过程,逐月分布为:3月3次,4月1次,5月3次。
3)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台风,全球其他各大洋共有热带气旋9个,分别为南太平洋2个,东太平洋1个,北印度洋1个,南印度洋3个,澳大利亚附近海域1个,北大西洋1个。
4) 我国近海浪高2 m以上的海浪过程有10次,主要的大浪区域有东海、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
5) 3—5月,我国近海海域是逐渐升温的过程,北部海域的升温幅度大于南部海域,从北到南的海面温度差逐渐减小。
[1] |
王慧, 杨正龙, 许映龙, 等. 2017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3): 73-84. |
[2] |
张增海, 刘涛, 许映龙, 等. 2019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3): 103-113. |
[3] |
吕爱民, 黄彬, 王慧, 等. 2018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3): 101-111. |
[4] |
周晓敏, 张涛. 2020年3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2020, 46(6): 863-872. |
[5] |
李霞, 王捷纯, 何如意. 一次春季冷空气引发海上大风天气过程的分析[J]. 广东气象, 2013, 35(1): 19-23. |
[6] |
王雷. 一次冷空气强风的成因分析[J]. 海洋预报, 2005, 22(4): 96-101. |
[7] |
盛春岩, 杨晓霞. "09.4.15 "渤海和山东强风过程的动力学诊断分析[J]. 气象, 2012, 38(3): 266-273. |
[8] |
徐哲永, 王雷, 王坚侃. 舟山群岛海域一次大风过程的诊断分析[J]. 海洋预报, 2012, 29(5): 53-58. |
[9] |
尹尽勇, 曹越男, 赵伟, 等. 一次黄渤海入海气旋强烈发展的诊断分析[J]. 气象, 2011, 37(12): 1526-1533. |
[10] |
尹尽勇, 曹越男, 赵伟. 2010年4月27日莱州湾大风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 2011, 37(7): 897-905. |
[11] |
黄辉军.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D].南京: 南京大学,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4-1013190783.htm
|
[12] |
王彬华. 海雾[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3: 187-188.
|